| 字词 | 壁蝨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古代名物 > 蟲豸類 > 昆蟲部 > 諸小目 > 壁蝨 壁蝨 bìshī 亦稱“臭蟲2”。昆蟲名。狀如酸棗仁而扁小,寄寓於牆壁、牀榻縫𨻶中,晝伏夜出,叮吸人血。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二·狗蠅》:“[附録]壁蝨。時珍曰:‘即臭蟲也。狀如酸棗仁,咂人血食,與蚤皆為牀榻之害。’”清·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蟲部·壁蝨》:“俗呼臭蟲,以其氣腥穢觸鼻,故名。行必南向,爲南方穢濕所產。今江南北人家多有之,稍不潔即生此物,亦有遠行于旅店驛舍中,帶入衣被,歸家即生。極易蕃育,一日夜生九十九子,與螽斯同。其形儼如半粒豌豆,老則黑,次則棗皮紅,初生者色黄而細小……多藏藁薦中及壁内,或桌凳牀縫間,其身扁而易入。至冬則入蟄,多藏泥沙山穴中及古樹根下,交春皆啟蟄,而出入人家壁木内藏。”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