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墨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墨脱旧称“墨脱宗”。县名。“墨脱”,藏语音译,意为“花朵”。该地曾为珞巴族先民居住地,十八世纪初,门巴族陆续迁入,遂成主要居民。约在1881年(光绪七年)开始建宗。初以地东村为宗址,故又名地东宗。受波密*噶朗王管辖,并由其委派宗本十二任,总揽全宗事务。*藏波战争(1927—1931年)中, 噶朗王败于西藏地方政府军, 墨脱宗成为拉萨色拉寺领地,该寺相继派宗本十任。清末,驻藏大臣联豫及四川总督赵尔丰曾分路派兵到达该地。1959年废宗设县,并入金珠、旁辛两地区, 始有今日规模。县府驻墨脱村。全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喜马拉雅山南坡, 雅鲁藏布江流贯全境, 多峡谷急流。湿热多雨,为山地亚热带气候。原始森林资源丰富, 盛产藤竹和茜草。多野生芭蕉、柠檬和橘子。有野牛、岩羊、山獐、黑熊、毛猴,脆蛇和多种珍禽。有西藏的“西双版纳”之称。居民以农业为主,产玉米、稻、鸡爪谷、青稞、小麦以及辣椒、香蕉、甘蔗等。已试种茶树成功。解放前耕作粗放, 实行刀耕火种, 粮食不足。解放后逐步改进耕作技术, 已使用铁犁。粮食产量逐年增加, 按人口平均每人已达850多斤(1982年),群众生活得到改善。1968年完成民主改革。从无到有,建立了小学、医院和卫生所, 培养了许多本地区的干部、教师和医务人员。修通了进入县内的马道。架设钢索吊桥、藤网桥多座,已取代解放前的藤溜索,交通险阻的情况已得到很大的改善。 墨脱藏语音译,意为“花朵”。县名。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东南部。雅鲁藏布江纵贯其境。县人民政府驻墨脱村。旧设宗(相当内地县)。约清光绪七年(1881)由西藏地方封建割据势力波密噶朗王建宗并委派宗本(相当内地县官)管辖。初在地东村设治所,故称地东宗。约1919年迁治到墨脱村。1931年藏波战争后成为拉萨色拉寺封地,始由该寺派出宗本,经西藏地方政府任命。一说此后正式改称墨脱宗。1959年废宗置墨脱县。全境属高山峡谷地带,气候和植被呈垂直分布。从海拔3800米以内的半山和山地之间,分层次覆盖着热带雨林、常绿的阔叶林、落叶林和针叶林。野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产藤、竹、茜草和虫草、三七、天麻等多种药材,生长芭蕉、柠檬、桔子等多种野果。有虎、岩羊、山獐、野牛、长尾灰叶猴、苏门羚和棕颈大犀鸟、绿色斑鸠等多种珍禽。蝴蝶达200多个品种。经济以农为主,产稻、玉米、小麦、青稞和甘蔗、蜜桃、香蕉。享有“高原西双版纳”美称。居民有门巴、珞巴和藏等民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