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洼部落藏族部落。在今红原县境,属纯牧区部落,最早居住在章谷(今炉霍县)、色达一带,因在墨柯河游牧,故名墨洼。其土官世袭至南木洛时,中阿坝墨颡土官准其在阿木柯河一带驻牧,以此对付黑水大头人向草地扩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墨洼已发展成部落联盟,大土官下设“龙波”(老民)8人,各领一小部落。老民之下设若干小老民。每户自备一兵一枪,子弹50发~100发,发生战斗时自带武器和口粮出征。大小带兵官由头人兼任。部落内有喇嘛寺3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有2000余户,枪1200余支。倾向于阿坝墨颡。 墨洼部落藏族部落名。在四川红原县境内,东、南邻松潘县,西连阿坝,北接若尔盖。属纯牧区。原为西康北部章谷(今炉县)和色达附近小部落,游牧于墨柯河一带,故名墨洼(西康藏民称麦巴)。土官南木洛,因抢劫事与邻近部落屡有械斗。清末,赵尔丰在西康实行“改土归流”,南木洛被迫率众逃色达地区。收容其他部落,遂有数百户,后与中阿坝墨颡土官相结,得游牧于阿木柯河一带。后复据墨洼为牧地。在军事上联合墨颡土官对抗黑水土官与甘南拉卜楞寺。无常备兵,寓兵于民,一般每户自备一兵一枪,遇有械斗自带武器与口粮出战。境内有红教墨洼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