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增生瘢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增生瘢痕

增生瘢痕

皮肤损伤愈合后,瘢痕仍继续增殖,即可逐渐发展成增生瘢痕。增生瘢痕突出皮面,形状不规则,高低不平,潮红充血,质实韧。有灼痛及搔痒感,于环境温度增高,情绪激动,或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时症状加重。增生往往延续数月或几年以后,才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表现为突起高度减低,颜色转暗,充血消退,质地变软,有些最终可以平复,痛痒症状也大为减轻或消失。增生瘢痕,好发于损伤深度仅及真皮的创伤,如深Ⅱ°烧伤和切取厚的中厚皮片的供皮区创面等,偶尔亦见于较深的创伤和手术切口。增生瘢痕与正常瘢痕的病理组织差别,仅在于瘢痕深部胶原纤维的增厚,排列不规则,或呈漩涡形,或缠绕成绳索状。在漩涡形或绳索状的胶原中常有粘蛋白的沉积,使瘢痕成为坚硬的实块。

增生瘢痕
(1) 颌面部烧伤后增生瘢痕;
(2) 手背烧伤后增生瘢痕。


增生瘢痕的形成,主要由于胶原蛋白的合成代谢超常持续进行,超过分解代谢的速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大量形成胶原纤维所致。常见有某些局部或全身的诱发因素存在。局部因素,包括异物、炎症、外力牵拉等。异物,如落入创口内的灰尘、滑石粉、棉花纤维、线结以及某些化学物质等。此外,还有细胞破坏后所析离的角质素。炎症,如创面愈合前因长期裸露感染,肉芽组织过度增长; 深Ⅱ°烧伤创面愈合后瘢痕内包裹的残存毛囊或腺体组织所引起的反复发作的感染等。牵拉,如与皮肤天然纹理、皱褶不一致,或在关节部位的瘢痕,不断地受到牵拉,甚至破溃,以后反复破溃愈合。这些局部因素的刺激,都可导致瘢痕的增生。全身因素,如青壮年,妇女,尤其是孕妇和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易发生增生瘢痕,而极少见于老年人。这可能与雌激素及垂体内泌素分泌旺盛有关。此外,种族、遗传、身体素质等因素亦与瘢痕增生有关。但确切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阐明。
治疗,由于增生瘢痕有自行退变软化的可能,故如无特殊原因,应先试行非手术疗法,如弹力压迫疗法、放射疗法、药物疗法等。创面初愈,如见有瘢痕增生趋向时,即用弹性绷带或弹性织物持续包扎压迫,坚持昼夜使用数月,对预防瘢痕继续增生,有明显效果。初期的增生瘢痕,经压迫后,可见颜色转显苍白,表明瘢痕内的血流量降低。组织学观察也见血管成分减少,呈漩涡状的胶原纤维束开始排列有序,缠绕成绳索状的胶原纤维松解成单束。应用浅层放射线照射,对早期病变疗效较好。但由于放射线对全身的危害,和对局部发育的不良影响,因此不宜用于幼年或大面积瘢痕的照射。在瘢痕内注射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能促进瘢痕的软化和消散,但副作用较大。自1961年开始应用去炎松 (氟羟泼尼松龙、氟羟强的松龙) 以来,由于副作用较小,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为了便于注射操作和减轻患者痛苦,以使用无针喷射注射器为佳。药物疗法适用于小面积,压迫无效的增生瘢痕,对广泛多发病变不甚适用。手术治疗只用于有显著功能障碍或形态损害的增生瘢痕。但除在某些特殊部位,如眶周、口周、鼻孔等部位,为保护视力,早日解除进食困难和恢复呼吸通畅,需要适当提前手术外,一般情况下,应在非手术疗法和积极的功能锻练互相配合的基础上,俟瘢痕成熟,增生停止后,再行手术治疗。手术原则是切除瘢痕,充分松解挛缩,矫正畸形,以皮片或皮瓣修复创面。对于瘢痕面积广阔,皮源又较缺乏的病例,可只切开或部分切除瘢痕,使挛缩松解,以皮片修复缺损。其后,所留下的增生瘢痕,由于张力消失,常见软化进程加速,症状减轻,病变也逐渐自行好转或消散。
☚ 皮肤瘢痕   瘢痕疙瘩 ☛
0001766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