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填海造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填海造地

填海造地

又称填海拓地。利用沙石、工业废料、建筑余泥等固体材料填平海面,使之成为陆地的工程。澳门的天然土地十分稀少。据史料记载,澳门半岛的原始面积仅有2.78平方公里。从1863年 (清同治二年) 起,澳门开始填海造地,以扩大陆地面积。今马场、台山、青洲、筷子基、跑狗场、新桥、沙梨头、下环、南湾、新口岸等处,均属填海造地拓展出来的地域。通过人工填海,全澳门土地面积由1910年的10.94平方公里,陆续增加到1980年的17平方公里。此后,为了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澳门进行多项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其用地基本上由填海取得。据1996年 《澳门统计年鉴》,澳门地区的总面积已达21.4平方公里,其中澳门半岛7.8平方公里,氹仔岛5.8平方公里,路环岛7.8平方公里。澳门土地有三分之一是由人工填海造成的。累计澳门历年进行的较大规模的填海造地工程有: (1) 1866~1910年的北湾和浅湾填海,主要在澳门半岛西侧进行。完成后的新海岸线,从望厦山北麓的莲峰庙起,沿罅些喇提督大马路、沙梨头海边街、巴素打尔古街、火船头街、河边新街,直至妈阁庙。在此期间,还修筑连接青洲岛与澳门半岛的路堤,并在澳门半岛的东南沿岸,填筑成今南湾街、西湾和民国大马路。拓展土地面积共达0.57平方公里。(2)1919~1924年的内港填海,主要在澳门半岛西北侧进行,填成今台山、青洲大马路两侧、罅些喇提督大马路至白朗古将军大马路间的三角地带,即逸园跑狗场及其周围以及筷子基等地。(3)1923~1938年的新口岸和南湾填海,在澳门半岛东侧的北部和中部展开,填成今马场、黑沙环、新口岸、南湾新填地,使海岸线从关阐马路东侧、黑沙环马路、罗理基博士大马路和南湾街,大幅度向前推进至马场海边马路、慕拉士大马路、友谊大马路和苏亚利斯博士大马路,使澳门半岛面积增加近1倍,而接近6平方公里。(4)20世纪40年代下半叶以后,将大氹仔岛、小氹仔岛间的滩涂围成陆地,形成今氹仔市区至海边及西沙一带的地区,使氹仔面积扩大一倍。(5)1983年开始的新口岸填海工程,造地27公顷。(6) 1989年完成黑沙湾第一期填海工程,造地21公顷。(7) 1989年1月动工兴建的九澳深水港工程,填海造地4公顷。(8) 1992年3月18日正式开工的澳门国际机场主体工程——人工岛填筑工程,填海造地1.15平方公里,耗资30.38亿澳门元,工期仅3年。工程量包括清淤2400万立方米,填沙3400万立方米,抛石328万立方米。这些材料可以建成10米宽、1米厚的公路6100公里,相当于广州—北京距离的2.5倍。(9) 90年代下半叶正在进行的南湾整治工程,总面积为175公顷,包括两个人工湖共80公顷以及填海造地1.9平方公里。90年代澳门的填海计划,包括在路氹连贯公路西侧的大片浅滩和公路以东的部分海域进行填海造地,面积约达4.4平方公里。澳门极度稀缺的土地资源,通过填海造地得到补充和缓解,但地域狭小仍是制约澳门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填海拓地仍将是澳门长期发展战略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 地租   住宅楼宇 ☛
0000094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