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塞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塞姑

塞姑

又名《塞孤》。《词律》卷一谓《塞孤》即《塞姑》之遗名,“孤”乃“姑”之讹,并解为戍边者闺人所唱,故名。《全唐诗·附词》载唐无名氏“昨日卢梅塞口”一首,咏调名本意,为六言四句之声诗。长短句体始见宋柳永《乐章集》,入般涉调(黄钟羽)。《词谱》卷二三列此词(一声鸡),双调,九十五字,上片十句六仄韵,下片九句六仄韵,上、下片第七、八句例作六字折腰句。又列宋朱雍九十三字别体一种。

☚ 滇春好   塞孤 ☛

塞姑

 

昨日卢梅塞口,整见诸人镇守。都护三年不归,折尽江边杨柳。


 《塞姑》乐府曲名。本篇写都护与众将士镇守边塞的艰辛与劳苦。
 “昨日卢梅塞口,整见诸人镇守。”卢梅,当为北方边地要塞。塞口,犹塞门,即边关。我国北方边地,唐代以来,仍然常有匈奴等犯边掠杀。为了抵御其侵袭,保障国家与人民的安全,唐王朝常派重兵镇守边塞要地。北方边地卢梅塞门,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日前整年整月有众多将士防守,以防匈奴等侵袭。“整见诸人镇守”,表明朝廷与都护府对“卢梅口”防守之十分重视。
 “都护三年不归,折尽江边杨柳。”此二句,为了使末句之末尾一字与前韵相叶,而倒置,实际应为 “折尽江边杨柳,都护三年不归。”都护,官名。汉置西域都护,督护诸国,以并护南北道,故号都护,本为加官。唐置六大都护府,统辖边远诸国,权限始与汉同,且为实职。“折……杨柳”,即 “折柳”。《三辅黄图》六 《桥》: “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后,因以折柳为送别之词。此二句言,当都护从南方到边塞都护府上任时,其亲属、好友等纷纷折柳送别。到任以后,经历三年,而不得归乡。“折尽江边杨柳”,既以表示送别者之众多,又以表示送别者情谊之深厚与诚挚。“都护三年不归”,以表明边塞防守之紧急,不容归乡省亲。这就充分表现出都护与众将士长年镇守边塞的艰辛与劳苦。
 为了末句押韵,三、四句倒置,其结构,显得十分别致。本篇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而且又有史学价值。因为可以从此诗窥见当年边塞防守之一斑。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7 9: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