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左卫明代羁縻卫所名。又称塔山前卫。正统十一年(1446)十月,由塔山卫析置,以塔山卫都指挥佥事弗剌出执掌本卫卫事。嘉靖时,其部首领速黑忒居今吉林松花江畔乌拉街一带,控制海西贡道,势力强盛,诸部畏服,后渐形成扈伦四部中的乌拉部。速黑忒被害后,其子王忠携卫印南奔哈达,后渐形成扈伦四部中的哈达部。 塔山左卫明边地军镇名。正统十一年 (1446) 置。因在塔山卫之东,故名。卫治曾有3次迁徙。初设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西,后迁于松花江左右扶余、前郭、农安等地。再南移近开原一带。因几次迁徙已由塔山卫之东而至南,故改其称为塔山前卫。明清之际,为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中之哈达部。以其占据开原南关,控制着明朝与东北各族贸易的交通要道,势力渐盛。万历二十七年(1599),努尔哈赤将其兼并,其部众后被编入八旗满洲,成为满族共同体之重要组成部分。 塔山左卫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塔山前卫。正统十一年(1446)十月,塔山卫都指挥佥事弗剌出奏其所辖地广人众。为便于管理增设此卫,以弗刺出掌之。次年,颁给“塔山左卫之印”,其北面款“礼部造,正统十二年”。因部族迁徙,其辖境初在依兰以西蚂蚁河一带。后迁于松花江左右之扶余、前郭尔罗斯、农安等地。明后期南移近开原,成为女真哈达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