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塔吉克族传统伦理思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塔吉克族传统伦理思想

塔吉克族历史上各种伦理思想及其道德观念的总称。塔吉克族,自称“塔吉克”,按民间传说乃“王冠”之意。其族源可追溯到古代在帕米尔高原东部操东部伊朗语的诸部落。公元前若干世纪,就已分布在新疆的许多地区。11世纪时,突厥游牧部落将中亚地区操伊朗语、信奉伊斯兰教的人民称为“塔吉克”。现有33,538人(1990年),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南疆的莎车、泽普、叶城、皮山等地亦有分布。解放前,已基本进入封建经济发展阶段,封建剥削和宗教负担沉重。塔吉克族传统伦理思想是中国伦理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它在该民族的传统文化及社会生活习俗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塔吉克族是一个富于革命斗争精神和爱国主义道德传统的民族。长诗《白鹰》、 《不死的库尔卡克》、《巴图尔》,歌谣《驱猴》,民间故事《照妖的石镜》,传说《白衣勇士》等,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塔吉克族人民在外来侵略势力面前不屈不挠、英勇斗争,不惜流血牺牲,誓死捍卫祖国尊严的爱国主义品质。塔吉克族传统伦理思想在该民族的民间故事中有着生动的反映。如《公主堡的故事》、《彩云公主》、《大同人的祖先》等反映了他们与汉、柯尔克孜等兄弟民族的传统友谊、互助精神。《金色的田野》、《亮晶晶的酥油》、《杏林》等故事,则反映了他们热爱劳动的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及改造山河的意志。《忠贞的友谊》、《可靠的朋友》等故事,歌颂了人们相互间忠实诚挚的友谊与情感。《神秘的泉水》、《牧马青年》和《牧羊姑娘》、《白宝石》及《三姐妹》等故事,又集中反映了青年男女对忠贞、纯洁爱情的追求与向往。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尊重家长的传统习俗。多数家庭数世同堂并立有家长。家长皆由长者担任,父死子继,母死长子继。家长负责处理家庭内部的各种大事,对外则代表全家的权力。如媳妇回娘家须先征得家长同意方能成行,家长还须吩咐按时返回;凡涉及到物质分配或生产劳动,也必须服从家长的统一安排。家长外出则暂由其妻代行其职。十分重视礼仪礼节。习俗规定:中年男子出门归来,其妻要兴高彩烈地奔上前,双手捧起丈夫的手掌吻之再三。骑马的男青年,若发现老祖父正在人们的搀扶下出门归来,须急忙下马迎上去,边问安边捧起老人的右手吻背;老人则亲吻青年面颊,摸其头顶,以示抚爱。两个小伙子见面,须热烈拥抱并俯身互吻紧握的双手,口中互道吉祥如意的祝语。平时在途中相遇,不管相识与否,皆要互致问候。若集体相遇,则须将双手拇指并一起,并说“更艾力买古提”,意即“互相支持”。若亲友相遇,须互相握手抚须,互问平安。若遇长者,除躬身问安外,还须主动让路。在节日聚会上,年轻人须向老人祝福并请入上座。妇女相遇,须接吻,其中抱膝而吻或接足而吻当算大礼。男女相见多行握手礼。男女不共桌就餐,禁止和妇女开玩笑。在婚姻道德上,除个别有钱人存在多妻外,多数皆实行一夫一妻制。青年男女没有婚恋自主权,两性结合全由父母一手包办。近亲婚配的观念较盛行,除同一父母所生者外,无论辈份、亲疏皆可联姻,尤以堂表结亲为普遍。注重高聘礼,以财礼多者为荣。倡行男尊女卑,丈夫享有支配权,妻子除承担全部家务劳动外,还须受公公和丈夫的严格管制。妻子婚后若与人私通,将在广庭大众之下受到宗教人士的羞辱和棍打,公众也将予以谴责和唾骂。“私生子”倍受社会歧视,故生后往往被弃于礼拜寺门口或路旁野地,或被弄死。若感情不合,妻子也无权提出离婚。若妻子被丈夫休弃,则很难再嫁。特别重视家教,一般对男孩的道德要求是:勤劳,有礼,不与人争吵,不调戏妇女。对女孩则是:善理家务,不随意外出,说话须低头并有分寸,不许随便说笑,婚后须敬重公婆,服从丈夫管制。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2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