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逃避自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逃避自由》

该书是美国哲学家弗罗姆把精神分析理论运用于社会研究而写出的第一本通俗著作,他对现代人的心理和性格结构同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问题作了总体性研究。

全书除“前言”和“附录”之外,正文共有七章,依次为:“自由——心理学上的问题吗?”“个人的脱颖而出和自由的模棱两可”,“宗教改革时期的自由”,“现代人自由的两个方面”,“逃避的心理机制”,“纳粹主义心理学”和“自由与民主”。该书1941年初版,很快广为流传,迄今已再版20余次,被誉为20世纪最出色的社会学著作。

该书集中探讨的是与现代文明和社会危机直接有关的问题——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问题,全部论述都围绕著自由问题展开。

它首先分析的是人从追求自由向逃避自由的转化。

在中古社会,人类与自然处于同一状态,人与人之间处于共生状态,那时人虽有安全感但没有自由,所以执著地追求著自由。后来,个人日益摆脱自然和他人的束缚,从而进入所谓“个体化”过程,也即获得自由的过程。

但这过程一方面是使“自我力量”即人的个性日益增强和完善,另一方面却又使人的孤独感、不安全感、软弱无力感与日俱增,使自由成为人们不堪忍受的负担。于是人们又从追求自由走向它的反面——逃避自由。

该书分析了自由对于现代人的双重意义;运用心理分析方法,对现代资本主义雇佣剥削制度下人的异化、及人们与日俱增的孤独感和精神苦闷作了细致的描绘;通过考察人和自然、和商品、和他人关系的变化,讨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被束缚的自由的实质,说明这种自由本身就意味著不自由。所有这些,客观上已经接触到了人的异化现象的某些本质特征。

该书对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与法西斯主义相互关系的分析很有现实意义。它说,摆脱了前个人主义社会枷锁的现代人,并未获得使自我得以实现的积极的自由,反而陷入了难以忍受的孤独。

这时人们面前有两条道路:或是进一步去争取建立在尊重个性基础之上的积极自由,或是逃避自由,重新去依赖、屈从他人。虽然作者赞成第一种选择,但他观察到人类社会往往选择后者,以致造成像纳粹德国这样的极权主义。这是因为,在逃避自由的过程中形成的“逃避机制”是现代社会生活中起重大作用的稳固的心理力量,也是法西斯头子及其信徒共同具有的心理机制。作者认为,他在本书中所作的“诊断”和“分析”虽不是“预言”和“决策”,但指出了“由自由民主制度沦为极权主义的原因”,这就为人们的行动指出了方向,而且这也是以实际行动战胜极权主义的基本前提。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