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堂花技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堂花技术skill of accelerating bloom

古代促使花朵提前开放的技术。堂花亦作“唐花”、“催花”。堂花之名首见于唐白居易诗:“惯看温室树,饱识浴堂花。”“凡花之早放者,名曰堂花。”北宋温革《分门琐碎录》提到菊花大蕊未开,逐蕊以龙眼壳罩之;至欲开时,隔夜以硫磺水灌之,次早去其罩即大开。此书还提到催花法,可用马粪浸水,对孕蕾植株进行浇灌,这样,原来要隔三四日方能开花的植株,可在浇灌的次日开花。
南宋都会杭州近郊东、西马塍,艺花技术名闻天下。周密曾久留该地,耳闻目睹圃人堂花之法。为了使牡丹、梅花、桃花提前开花,可选一密室,将纸糊严,室内凿地作坎,上置竹帘,坎中堆放土壤,内拌牛粪与硫磺,并置沸水于坎中,然后将花枝放于帘上,让汤气熏蒸,如是经一宿,花即能开放。对于这类植物,主要是靠增加气温、湿度,以加速生长发育进程,从而促使花朵提前开放。桂花则不同,古人认为桂必凉而后放,故须将含有花蕾的枝条置于石洞、岩窦间,使暑气不到,并扇以凉风,方能提前开放,是通过降低气温,延长黑暗时间以促使开花。
到了明代,堂花技术有了发展。谢肇淛《五杂俎》提到,当时进贡朝廷,常有不时之花。将花木藏于土窖内,四周以火逼之,在隆冬季节,即有牡丹开花。刘侗《帝京景物略》也有类似记载,经窖藏加温,十月中旬,牡丹已可进御,但用人工生火提高窖温,以促使花卉提前开放的方法,耗资较大,多半只能供帝王显贵赏玩。此外,《群芳谱》提到江南栽种水仙,常控制成熟鳞茎入土时间的早晚,以调节花期的先后。
及至清代,据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堂花之法已很盛行,花农常于暖室烘出芍药、牡丹,以备正月园亭之用。袁世俊《兰言述略》提到浙江农民,常于冬末春初上山挖掘初含花苞的兰蕙,以窖或缸适度烘之,待花苞长大临近开放,然后装篓销售苏州、上海等地,据说一般年份可销3000余篓。朱克柔《第一香笔记》记述另一种促使兰蕙提前开花的方法。早春将所掘带苞蕙兰每四五枝并为一扎,横放于稻草上,周围用篾栈条做成空圈,不断砌转,蕙兰根对囤边,叶向囤中,层层叠高,不令移动,面上铺草并加盖。闷四日后,将根发开浸水,仍按此法铺盖。隔四日又浸又盖,再浸再盖至五次,花茎可长至六七寸,此时可出售供人栽种与欣赏,这样,便能使蕙兰紧接着春兰而开花。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