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堂吉诃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

长篇讽刺小说《堂吉诃德》是16世纪西班牙伟大作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小说分两部,于1605年、1615年相继出版,全书名为《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词德·台·拉·曼却》。我国最早的译本为林琴南翻译,名《魔侠传》。后有傅东华的全译本《堂吉诃德先生传说》。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杨绛的译本《堂吉诃德》。小说模仿骑士传奇的写法,以游历故事的体裁叙述了堂吉诃德和他的侍从桑丘的“游侠史”。堂吉诃德原是拉·曼却地方的一个穷乡绅,因读骑士传奇入了迷,决心周游天下,打抱不平。他穿上祖传的破盔烂甲,骑上一匹瘦马,手执长矛,带着农民桑丘做侍从,出门行侠。他的脑子里充满了传奇的幻想,把风车当做巨人,把羊群当做军队,把赶路的贵妇人当做落难的公主……。没头没脑,乱砍乱杀,结果闹了许多笑话。自己吃了不少苦头,也给别人带来很多麻烦。直到最后被人送回家去。临终时才清醒过来,对骑士小说表示深恶痛绝。作品通过堂吉诃德形象的塑造,反映了16世纪至17世纪初西班牙封建社会的现实。尖刻地嘲笑了荒谬的骑士小说及过时的骑士制度,揭露了封建王权和天主教会的黑暗腐败。对劳动人民倍受压迫和奴役的悲惨遭遇寄予深切同情,并热情歌颂了自由、平等的幸福生活,充分表达了文艺复兴时期具有进步意义的人文主义思想。小说文字活泼,语言流畅、生动。书中大量运用民间谚语,人物对话精采而风趣。小说《堂吉诃德》的问世,结束了骑士小说的时代,奠定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主人公的形象已成为世界闻名的文学典型,不少欧洲作家从作品中得到启发创作出堂吉诃德式的人物,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世界文学的人物画廊。

塞万提斯的其他作品有剧作《奴曼西亚》小说《惩恶扬善故事集》,长诗《巴尔纳斯游记》,以及《八出喜剧和八出幕间短剧集》等。

堂吉诃德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创作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中的主人公。因读骑士小说入了迷,陷入了疯癲状态。他口喊恢复骑士时代的光荣,却又去除暴安良、改革社会;头脑中充满了骑士小说的种种荒唐念头,却又具备渊博的学识和精明的见解。其行为既可笑又可悲。是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主观主义的典型人物。


堂吉诃德

长篇小说。塞万提斯作。写堂吉诃德阅读骑士小说入迷,带桑丘·潘沙四处行侠,想用理想化的骑士精神改造社会,结果处处碰壁。反映了当时西班牙社会生活,讽刺了骑士文学和骑士制度,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是欧洲最早的优秀现实主义小说。

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

长篇小说。全名为《奇情异想的神士堂吉诃德·德·拉·曼却》。是西班牙伟大作家塞万提斯创作的著名小说,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重要成果之一。小说主人公堂吉诃德是螫居在拉曼却村的穷乡坤,读骑士小说入迷,决心模仿古代骑士去周游天下,扫尽人间不平。他身穿曾祖留下来的破烂不全的盔甲,手提长矛,骑上一匹可怜的瘦马,悄悄离家去冒险。还模仿古代骑士,选中邻村一个姑娘做为他的心上人,愿终身为她效劳。他第一次出师不利,被打得“象干尸一样”,横在驴背上被好心的邻居送回。家人看到他被骑士小说害到如此田地,便把满屋子的骑士小说付之一炬。但堂吉诃德仍执迷不悟,他说服了一个农民桑丘·潘沙做他的侍从,答应有朝一日让他做岛上的总督,于是开始第二次出征,又干了无数荒唐可笑的蠢事,几乎丧命,被救护回家。第三次出游,桑丘在公爵管辖的一个镇上当了“总督”,结果主仆二人受尽公爵的耍弄,险些丧命。最后,堂吉诃德败于由大学生扮装的骑士,从此卧床不起,郁郁而死。临终才醒悟过来,对骑士文学和自己的骑士行为,深恶痛绝,悔悟已迟。小说以摹拟骑士小说的笔法,巧妙地把堂吉诃德荒诞离奇的幻想与苦难的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期的西班牙社会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描绘了这个时代广阔的社会画面。作者从人文主义思想出发,在小说中对西班牙的上层统治者进行了无情的揭发,对骑士思想和骑士制度作了尽情的嘲笑,对人民的苦难则寄予深切的同情,小说贯穿着维护被压迫者和被侮辱者的思想。小说从五光十色的社会背景上突出描绘了两个主要人物形象——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堂吉诃德这个人物已成为世界文学中的一个著名典型。他的性格是复杂的,一方面脱离现实,终日耽于幻想,对自己的力量缺乏足够的估计,屡遭失败;另一方面,他的动机纯真善良,立志铲除世间的恶魔,反对压迫,锄强扶弱,充满了无私无畏的精神。凡是骑士以外的问题,他的议论清醒而深刻,明确而富有哲理,是一个令人可笑、可叹、可悲而又可敬的人物。堂吉诃德性格上的矛盾,反映出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与西班牙现实之间的矛盾。桑丘·潘沙则是与堂吉诃德既对立又互为补充的形象。主人耽于幻想,仆人处处求实;主人急公好义,仆人胆小怕事。在第二卷里,桑丘的性格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当海岛总督的十天里断事公平合理,为官清正,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这一情节突出地表现了他的智慧和才能,在他身上体现了西班牙“黄金世纪”的民主精神。《堂吉诃德》标志着欧洲长篇小说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从1605年开始至二十世纪的今天,《堂吉诃德》在世界各国共翻译出版了千余次,成为读者喜爱阅读的世界文学名著之一。

☚ 奇婚记   玩偶之家 ☛
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

身着破烂盔甲,手持长矛,骑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满脑子的骑士奇遇,到处仗义行侠,不分青红皂白,干出无数蠢事。这个荒唐可笑的乡绅吉哈达 (即堂吉诃德) 的形象就出自小说 《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 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1547—1616) 的讽刺骑士文学的一部作品,全名叫 《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德·拉·曼却》。从1605年出版至20世纪40年代,这部著作在世界各国共翻译出版了1000多次,成为至今仍受到世界人民喜爱的名著之一。《堂吉诃德》 中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一个没落的乡绅。他秉性耿直,但耽于幻想。由于深受骑士小说的影响,他梦想恢复古代的骑士制度和游侠生活。他决计走遍天下,像古代骑士那样,为天下人打抱不平,“解放一切受苦难的人”,“谋求公众福利”。在游侠生活中,他把飞转的风车当作凶恶的巨人,把乘车的妇女当作陷进魔掌的公主,把羊群当作交锋的军队,把罪犯当作受迫害的骑士。当然,他向前冲杀的结果,常常以失败告终,闹出许多笑话,吃了不少苦头。堂吉诃德的行为疯狂而荒诞,令人感到可笑可悲,然而同书中许多循规蹈矩的人物相比,他却表现得更为纯洁公正,更具有正义感和人情味,令人又感到可敬可爱。这种矛盾正是当时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作者不可能实现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反映。
今天,堂吉诃德已经成为世界文学中不朽的艺术典型,他的名字也成为脱离生活与实际,用主观幻想代替客观现实的代名词。作者的创作意图原来只想反对骑士小说,但由于其内容广泛涉及了西班牙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意义远远超过对骑士小说的抨击,而成为欧洲最早的优秀现实主义文学名著。

☚ 安徒生童话   蟹工船 ☛
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

长篇小说。西班牙塞万提斯著。全称为《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台·拉·曼却》,共2部,分别于1605、1615年出版。叙述穷乡绅吉哈达生性耿直,耽于幻想,因沉迷于骑士小说,遂模仿中古骑士,化名堂吉诃德,身穿破盔烂甲,跨上瘦马驾驭,携带仆从桑丘·潘沙,三次出外行侠,企图打尽天下不平,“谋求公众福利”。结果闹出许多笑话,吃尽苦头,至死方悟,其作成功地塑造了堂吉诃德这一鲜明生动而又矛盾复杂的艺术形象。他既是骑士文学的受害者和骑士精神的体现者,又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者。其性格的矛盾性与复杂性为当时西班牙现实与作者本身世界观的矛盾所决定,成为世界文学中著名典型。小说思想意义超越了作者讽刺骑士文学的创作意图,广泛描写了十六七世纪西班牙的社会生活图景,揭露封建贵族骄奢淫逸、官府衙门贪污纳贿的罪行,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此作总结了中世纪以来叙事体裁的成就,发扬流浪汉体小说的长处,以其丰富的内容、典型的人物形象、独特的戏拟手法和生动的语言艺术,标志着欧洲近代长篇小说发展的新阶段。有中译本。

☚ 诺布雷   流浪汉小说 ☛

堂吉诃德

Don Quixote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Cervantes所著小说《堂吉诃德》中的主人公,是头脑过时的、充满幻想的理想主义者)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