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来一补
我国对外经济活动中,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备,补偿贸易的简称。 《光明日报》1988.3.3:“何局长的回答是,对乡镇企业来说,‘三来一补’是不可逾越的阶段,因为发展工业要资金,要技术,我们没有。”《济南日报》1984.4.25:“4月8日至15日,济南市委书记、副市长带领一支洽谈队伍、三百多个合作项目,在深圳新园大酒店展开了‘三来一补’洽谈活动。”《济南日报》1988.5.30:“今年以来,在原引进的十三项国外先进设备技术的基础上,又与外商正式签订‘三来一补’项目和‘三资’企业合同七个,签署出口产品意向书二十多项,利用外资一千二百三十七万元,签订产品出口合同三十三个。”周建闵《经叔平纵谈“大进大出”》:“沿海在搞‘三来一补’的同时,应注意帮助内地开发资源,在内地粗加工后由沿海地区精加工再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