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基隆之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基隆之战 1884年(光绪十年)8月5日,法国远东舰队在副司令利比士率领下,进攻台湾基隆,击毁炮台,随即派海军陆战队携炮登陆。台湾巡抚刘铭传督军顽强抵抗,迫使法军退回海上。10月初,法国军舰分头进犯基隆和沪尾(今淡水),刘铭传放弃基隆,集中兵力守沪尾,基隆陷敌。旋法军封锁台湾,企图孤立守军。 基隆之战中法战争期间基隆军民抗击法国侵略者的战斗。法国侵略者在观音桥遭到失败后,对清政府施加外交压力。光绪十年五月二十七日(1884年7月19日),清政府任命两江总督曾国荃为全权大臣,赴上海与法使巴德诺谈判。当巴德诺提出的三项无理要求遭到拒绝后,于光绪十年六月十五日(1884年8月5日),法国远东舰队副司令、海军少将利士比根据法国政府命令,率舰三艘进攻台湾基隆。督办台湾军务大臣刘铭传亲临前线,率官兵奋起抵抗。次日法军四百余人在军舰炮火掩护下登陆。提督章高原、总兵曹志忠率领守军反击,打死打伤法军百余人,其余狼狈逃回海上。基隆之役首战告捷,打乱了法国侵略者的布署。 基隆之战❶中法战争中,清军第一次在台湾基隆地区抗击法军入侵的作战。清光绪十年(1884年)八月四日,法国远东舰队副司令、海军少将利士比率军舰3艘入侵台湾基隆,致书中国守将,限24小时内投降。守军置之不理,同时加紧备战。五日晨,法舰逼近基隆港东海岸进行炮击,清军奋起还击。法舰火力较强,清军弹丸威力较小,大部分被毁,被迫后撤。六日,法军一部向基隆城推进,清军迎头痛击,法军节节败退,狼狈逃回军舰。法军第一次进犯基隆失败。 基隆之战清代中法战争中的战役之一。光绪十年六月十四日(1884年8月4日)法国远东舰队副司令利士比率3艘军舰进犯台湾基隆,向守军投递劝降书,遭严正拒绝。次日晨,法军发动进攻,督办台湾军务大臣刘铭传率官兵奋起抵抗。经一小时激战,法舰以优势火力击毁基隆炮台。十六日,法海军陆战队强行登陆,刘铭传督所部曹志忠、章高元等反击,法军大败,退回海上。八月十三日,法舰队司令孤拔率主力舰队,分兵进犯基隆和沪尾(今淡水)。刘铭传为集中兵力,令所部撤离基隆,扼守沪尾,法军遂占基隆,但旋即在沪尾被击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