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建设财务信用学研究基本建设过程中基本建设资金的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的科学。 基本建设财务信用是指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中资金所体现的各种经济关系,包括建设单位与国家、银行、施工单位、勘察设计单位以及各经济部门、经济组织发生的各种纵横交错的关系。这些经济关系反映在资金的筹集、分配、供应、管理和监督等活动中。正确地处理和协调这些经济关系,是保证基本建设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基本建设财务信用学以基本建设投资的筹集、分配、供应、管理和监督的资金运动过程为研究领域,以资金运动及其管理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学科的任务是: 总结我国基本建设投资管理的经验,研究基本建设财务信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提高基本建设投资管理水平,提高基本建设经济效益服务。 基本建设财务信用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五十年代,我国在学习和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在部分高等院校开设了基本建设财务方面的课程。中国人民大学翻译出版了Н·Н·洛文斯基(Н.Н.Ровинский)主编的《基本建设投资拨款与贷款》 (上、下册)(Коллектив авторов лод руковод-ствс проф. 《Организация финансирования и кредитования ка-питальных вложений》 Часть 1Часть 2)。1963年,出版了高等财经院校试用教材 《基本建设财务与信用》。1978年,出版了高等财经院校试用教材 《基本建设财务与拨款》。1984年,在财政部、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的组织领导下,几所高等院校和研究部门的同志,合作编写了我国第一本《基本建设财务信用学》教材。 基本建设财务信用学是在财政学、货币信用学、企业财务学、基本建设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上独立和发展起来的。它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基本建设财务信用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基本建设财务与信用的意义和组织管理;基本建设投资来源与分配;基本建设投资决策理论和方法; 基本建设项目投资额的确定与审查; 基本建设财务计划;基本建设拨款;基本建设贷款;基本建设结算;基本建设财务决算和竣工决算的审查和分析等等。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是管理基本建设投资的拨款和贷款的专业银行行。研究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的职能和具体工作任务,也应当是基本建设财务信用学研究的内容。 基本建设财务信用学是基本建设财务信用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也是财政专业的必修课程。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它以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计划学、财政学、货币信用学和基本建设经济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又为建设单位会计学、建设银行会计学、基本建设财务分析等课程提供理论和方法。近年来,理论界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在基本建设财务信用学的基础上,创立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学,在更宽的范围内来研究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中的资金运动。一部分省、市、自治区的建设银行,则紧密结合业务工作编写了关于基本建设财务、基本建设信用、投资评估等教材,以适应干部培训的需要。中国人民建设银行1982年创办了《投资研究》杂志,刊登了一系列研究基本建设财务与信用问题的理论文章,促进了学科的发展。 阅读书目: 《基本建设财务与信用》(高等财经院校试用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63年版; 《基本建设财务与拨款》 (高等财经院校试用教材)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79年版;《基本建设财务信用学》 景宗贺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4年版; 《基本建设投资拨款与贷款》(《Финанси-рование и кредитование капи-тальных вложений,издательство(Финансы)》) 〔苏〕波德舍瓦连科主编,景宗贺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1年版。 基本建设财务信用学 基本建设财务信用学研究基本建设资金运动所体现的各种经济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和管理方法的部门经济学。它的研究对象就在于探讨我国基本建设投资资金的筹集、分配、供应、监督和投资循环、周转过程中所体现的各种财务、信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和管理方法。本学科研究的范围是基本建设物质生产活动伴随着的资金运动; 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基本建设经济规律则是本学科进行科学研究的直接依据; 基本建设的资金管理是本学科进行科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提高投资效益,促进“四化”建设,不断提高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本学科进行科学研究的直接目的。基本建设财务信用学通过对基本建设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探讨基本建设过程中经济活动的特点和资金运动的规律,为正确处理基本建设中的生产关系,管好用好基本建设资金,促进基本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对基本建设的投资决策、项目评估、预算管理、财务监督以及具体的拨款、贷款、结算的研究,为基本建设财务信用管理实践服务。 ☚ 投资财务与信用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体制 ☛ 00004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