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的“新人观”》
发表于《毛泽东思想研究》1991年第1期。 作者赓夫。该文主要内容是:(1)分析了毛泽东“新人观”提出的历史背景与思想出发点,指出毛泽东的“新人”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相对于解放前被压迫、被奴役的人来说,获得了新生;二是指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具有崭新的风貌。 具体又表现为三个层次: ❶ 显型层,“新人”指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多面手”; ❷ 亚层,“新人”指社会的“平等人”,即在政治、经济、社会中享有平等地位; ❸ 内核层,“新人”指高尚的“道德人”。(2)认为毛泽东“新人观”的思想渊源,一方面是对中国传统人伦观的批判性继承,这是最直接的;另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新人观在我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3)著重论述了毛泽东的“新人观”是他本身的“人”的观念逐步认识、深化的结果。提出毛泽东“新人观”产生与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新民”是毛泽东在五四运动前后,对人的理想化设计,是“新人观”的萌芽时期;第二阶段,建党前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毛泽东“新人观”产生的准备时期;第三阶段,建国后,是毛泽东“新人观”形成并逐步完善的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