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契诃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契诃夫1860—1904Anton Pavlovich Chekhov俄国作家。生于小商人家庭,1884年莫斯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当医生,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并和高尔基建立了友谊。188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共写中、短篇小说四百七十多篇,主要有《普里希别叶夫中士》、《变色龙》、《哀伤》、《苦恼》、《草原》、《乏味的故事》、《决斗》、《套中人》、《姚尼奇》、《农民》、《在峡谷里》和《第六病室》等。小说表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揭露地主阶级的寄生腐朽及其奴才愚蠢专横的丑恶嘴脸,描绘农民的苦难生活和悲惨遭遇,也抨击知识分子苟且偷安和庸俗琐屑的生活,反映他们在革命高潮前夕的苦闷和追求。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后,着力从事戏剧创作,先后发表《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和《樱桃园》等。其作品思想深刻,语言精确,人物性格鲜明,对许多作家有过影响。 契诃夫叶绍钧与契诃夫 王如青 天津师大学报1986年3期 契诃夫 契诃夫1860—1904Qihefu,Антон Павлович Чехов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出生于小商人家庭,童年时代由于父亲的杂货店破产,不得不一面当家庭教师,一面读书,后来入莫斯科大学学医,毕业后,一面行医,一面进行文学创作。一生共创作470多篇小说,其中大部分是短篇小说。 ☚ 托尔斯泰 莱蒙托夫 ☛ 契诃夫 契诃夫1860—1904Qihefu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最后一个杰出作家,也是俄国第一个以短篇小说称誉文坛的作家。生于小商人家庭,为了赚钱养家和供自己上学,他大学时代就开始写作,由于迫于生计,只求速成和多产,他练就了笔快如飞的本领,在1883—1885年,他每年都要写小说100篇以上。一生写有470多篇小说,还写有不少优秀剧作。他的作品继承了俄罗斯文学的民主主义优良传统,具有鲜明的社会意义。19世纪80年代,他写下的作品有不少是针砭当时社会的黑暗现象的,如《变色龙》,写一个警官在广场上处理一个人被狗咬伤手指头的案件,他并不问事情的来龙去脉,而是依据传言判案,以权势作是非曲直标准,作品活生生地勾勒了一个在专制制度下欺压百姓、奉迎权贵、见风使舵的奴才的可恶嘴脸。也有的作品反映了城市下层人民的贫困、痛苦生活,如《万卡》里那个9岁的小男孩,在夜深人静时,借着煤油灯的亮光给爷爷写信,希望老人把他接回去,再不过这挨打受骂遭凌辱的学徒生活,可爷爷是不会接到他的信的;因为他连爷爷的地址都不知道怎么写。这一类的故事没有离奇的情节, 平淡的生活场景却显示了这种无尽头的灾难带来的悲剧。19世纪90年代,契诃夫创作的题材广泛、思想内容愈加严肃、深刻,艺术技巧也更趋成熟、完善,许多优秀名篇产生于这个时期,如《第六病室》,不仅揭露监狱一般的专制俄国的罪孽,而且批判了他自己不久前曾醉心的“勿以暴力抗恶”的托尔斯泰主义。《带阁楼的房子》、《我的一生》反映着契诃夫对19世纪80—90年代俄国风行一时的社会思潮——用日常工作代替社会斗争的“小事论”的否定和抨击。在脍炙人口的《套中人》中,他鞭挞那个旧制度的卫道士、新事物的反对者、顽固的保守势力的代表别里科夫,发出“不能再照这样生活下去”的呼声。他对知识分子的空虚无为和小市民的庸俗无聊,即“灰色的生活”也进行了同样有力的揭露和批判,意在向人们说明除旧布新的必要, 这表现在 《跳来跳去的女人》、《醋栗》、《姚内奇》等作品中。如《农民》、《在峡谷里》,则反映了俄国农民的贫困、愚昧、野蛮、落后,揭示了农村资本主义势力猛烈冲击着俄国的旧秩序, 也给人民带来了新灾难。他最后一部小说《新娘》,充满着对新生活即将来临的预感。他对俄国和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们认为他在短篇小说的创作上可与莫泊桑媲美。 ☚ 列夫·托尔斯泰 高尔基 ☛ 契诃夫 契诃夫1860~1904俄国小说家、剧作家。1860年生于罗斯托夫省一个小商人家庭。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医学系学习,毕业后边行医边写作。他的第一个剧本写于19世纪70年代。他的剧作受到重视,是1898年 《海鸥》的上演此后。直到1904年去世,契诃夫的戏剧创作一直是戏剧界关注的焦点。他的 《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均在上演时获得巨大的成功。 契诃夫 契诃夫的剧作赋予戏剧动作“新的行动性”,开拓了剧作的文学性。对20世纪的戏剧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剧作和期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共同完善了现实主义戏剧。其名作《樱桃园》被誉为现实主义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他的剧作自问世以来,一直是世界各国舞台的保留剧目,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在中国普及时,契诃夫的剧作风格,也随之深深地影响了中国20世纪的剧作。 ☚ 屠格涅夫 万尼亚舅舅 ☛ 契诃夫 契诃夫1860~1904俄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剧作家。 契诃夫像 《海鸥》剧照 ☚ 普列汉诺夫 高尔基 ☛ 契诃夫1860—1904Антов Павлович Чехов俄国作家。生于小商人家庭。早期作品《变色龙》、《普利希别叶夫中士》、《万卡》、《苦恼》等短篇小说,体现了作者跟俄罗斯黑暗现实不妥协的斗争精神。19世纪80年代末,创作了中篇小说《草原》、《乏味的故事》、《第六号病房》、《跳来跳去的女人》、《文学教师》、《我的一生》和《带阁楼的房子》等。90年代末至20世纪初,创作了小说《套中人》、剧本《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等作品。其创作反映了19世纪最后20年和20世纪初的俄国社会生活,具有进步的民主倾向。艺术上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其短篇小说精悍简练、结构紧凑、笔调幽默、富于音乐节奏感。对俄国文学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契诃夫 契诃夫1860~1904俄国作家、戏剧家。生于罗斯托夫省塔甘罗格市一赎身农奴家。父为杂货店主。童年生活艰难。莫斯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行医为业,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写作滑稽小品,数量甚多。其中 《一个官员的死》、《变色龙》、《普里希别叶夫中士》等篇,反映俄国社会窒息的政治空气和小官吏的精神苦闷与奴才心理。19世纪80年代后期,更严肃认真地对待文学创作,写成《万卡》、《苦恼》、《草原》、《没意思的故事》等一系列优秀的中、短篇小说,并开始对戏剧创作发生浓厚兴趣。1890年赴库页岛调查,进一步加深了对俄国社会和沙皇政权的认识,创作日臻完美,写出 《第六病室》、《农民》、《带阁楼的房子》、《我的一生》、《醋栗》、《姚内奇》、《带狗的女人》、《套中人》等重要中短篇小说。后者描述思想僵化,顽固又怯懦的中学希腊语教师别里科夫,平日忧心忡忡,生怕学校或社会出乱子,最后在一次“初恋” 中受惊死去。别里科夫是沙俄专制制度的牺牲者,也是它的忠实帮凶。作者一生共写470余篇中、短篇小说,善于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截取富有喜剧性与典型性的片断,揭示隐匿在人物心灵深层的意念和动机;形式短小,语言洗练,富有抒情色彩,使他成为世界短篇小说大师之一。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创作了 《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和《樱桃园》等一系列优秀的现实主义剧作。后剧写女地主朗涅斯卡娅挥霍无度,为债务所迫不得不将祖传的樱桃园卖给商人,复又去巴黎寻欢作乐。本剧揭露了贵族资产阶级的腐朽、罪恶,终场通过年青一代喊出 “别了,旧生活!”“新生活,你好!”表现出对新生活的强烈憧憬。其剧作不以形式新奇和情节曲折取胜,而以揭示人物思想冲突、表现生活激情与美好憧憬见长,对20世纪的话剧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 托尔斯泰·列·尼· 绥拉菲莫维奇 ☛ 契诃夫 契诃夫1860—1904Чехов,Антон Павлович俄国小说家、戏剧家。1860年生于外省杂货店主家庭。1876年破产后,全家迁居莫斯科。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行医。 ☚ 杜勃罗留波夫 谢甫琴科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