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36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对城市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改革。1978年开始进行局部改革试验和探索,1983年开始在全国普遍推广。198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全面改革城市经济管理体制。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讲话发表后,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中共十四大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基本框架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并存,共同发展;国有资产产权明晰化;一切生产要素都要进入市场; 以市场机制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形式; 社会所有成员按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分配;在市场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实现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相结合。

☚ 专业户   利改税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城市中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方面和环节的改革。与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比较,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更为复杂。除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工资、人事等一系列改革外,还有企业外部的财政、金融、商业、外贸等多方面的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主要是要处理好企业与国家的关系和企业与职工的关系。目前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加快步伐。主要内容有:企业改革、价格改革、流通体制改革、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计划体制改革、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等。

☚ 适度规模经营   企业集团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从1985年春起,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的情况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逐步展开。十二届三中全会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面铺开的新阶段。城市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它对周围地区社会经济活动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束缚,城市的巨大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要求搞活国有企业。
邓小平论述城市改革的前提条件:“农村改革的成功,鼓舞了我们,增加了我们对整个经济进行全面改革的信心,农村改革的成功,给全面改革创造了条件,也提出了高的要求。” (《人民日报》1984年11月21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全面高涨,农民的收入大幅度提高,这就为城市改革提供了有利的经济条件。同时,农村经济的改革也为城市改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
我国原有的城市经济体制存在巨大的弊端。
❶政府权力过于集中,企业没有自主权,“不利于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实行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❷ “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违反了按劳分配和物质利益原则,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❸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严格的责任制,“一项工作布置之后,落实了没有,无人过问,结果好坏,谁也不管。”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5、146、150—151页)这些情况严重妨碍了城市生产力的发展,并与逐步市场化的农村经济相矛盾,因此必须进行改革。
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可能遇到的问题,邓小平做了充分的估计,“农村这一套不能完全搬到城市,因为城市比农村复杂得多,它包括工业、商业、服务业,还包括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 所以,他指出,“由于城市改革的复杂性,可能会出些差错。但这影响不了大局,我们是走一步看一步,有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就是了。总之,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实事求是。”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8页)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城市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大会的主题,揭开了城市改革的序幕。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邓小平提出了城市经济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他说: “城市经济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使社会主义企业及各种单位具有充分的活力。” (《人民日报》1984年11月14日)城市经济改革是搞责任制; “打破 ‘大锅饭’ 的政策不会变。工业有工业的特点,农业有农业的特点,具体经验不能搬用,但基本原则是搞责任制,这点是肯定的。”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页)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只有搞活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才能使整个国民经济生机勃勃。
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必须给企业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法人实体,继续实行 “抓大放小” 的发展战略,把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企业经营管理。积极稳妥地进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积极推进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搞活了国有企业,可以加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由于城市经济改革具有复杂性和全面性,邓小平指出: “城市改革每走一步,都会影响千家万户。” 城市改革 “意味着中国将出现全面改革的局面”,意味着“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7、78、142页)我们改革的策略是: “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所谓胆子要大,就是坚定不移地搞下去; 步子要稳,发现问题赶快改。”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8页)对于这一复杂的改革,在具体问题上要小心谨慎,不断总结经验,坚定不移地前进。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加速经济发展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的经济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改革目标是: 增强城市的辐射力、吸引力、综合服务能力,最终摆脱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闭的束缚,充分发挥城市的功能与作用,把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改变成为开放型、多功能、社会化和现代化的经济中心。改革的要点是: (1) 简政放权。要使所有管理经济的政府机关同企业从直接的经济利益联系上脱钩,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2) 敞开城门。在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和由城市统一组织城乡的生产和流通的同时,打破封闭和分割。(3) 搞活企业。1981年开始,经国务院批准,沙市、常州、重庆先后进行了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 1984年4月16日至25日,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以后,又增加一批大中城市作为试点,至1987年2月底,各级、各类试点城市达148个,促进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城市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   城市经济网络 ☛
0000088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