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塘修复
通过生态技术措施等,对退化或消失的水塘进行恢复或重建,再现干扰前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使其发挥应有作用的过程。修复内容包括: 改善水禽栖息地; 增加水塘的深度和广度以扩大塘容,增加鱼的产量,增强调蓄功能; 迁移水塘中的富营养沉积物及有毒物质以净化水质; 恢复平原区的结构和功能以利于蓄纳洪水,在提供野生生物栖息地及户外娱乐区同时利于水质恢复。
根据水塘的构成和生态系统特征,水塘的生态修复可概括为生境修复、生物修复、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修复三个部分。水塘的生态修复技术分为水塘生境修复技术、水塘生物修复技术、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修复技术三大类。水塘生境修复是通过采取各类技术措施,提高生境的异质性和稳定性。包括水塘基地修复、水塘水状况修复和水塘土壤修复等。水塘的基底修复是通过采取工程措施,维护基底的稳定性,稳定水塘面积,并对水塘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基底修复技术包括水塘基底改造技术、水塘及上游水土流失控制技术、清淤技术等。水塘水状况修复包括水塘水文条件的修复和水塘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水文条件的修复通常是通过筑坝(抬高水位)、修建引水渠等水利工程措施来实现;水塘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包括污水处理技术、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技术等。土壤修复技术包括土壤污染控制技术、土壤肥力恢复技术等。水塘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物种选育和培植技术、物种引入技术、物种保护技术、种群动态调控技术、种群行为控制技术、群落结构优化配置与组建技术、群落演替控制与恢复技术等。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生态系统总体设计技术、生态系统构建与集成技术等。保护现有水塘,恢复退化水塘,已经成为发挥水塘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最有效手段。水塘越多,塘面越大,水塘蓄水量越多,调节气候、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景观的作用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