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原因》
12至13世纪在西欧哲学界影响广泛的一本书。 原书是一位阿拉伯哲学家根据普洛克鲁的《神学原理》写成的。12世纪初被译成拉丁文后,一度被认为是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托马斯·阿奎那读到穆尔贝克的威廉翻译的《神学原理》后,最早认识到《论原因》不是亚里士多德的著作。 普洛克鲁的《神学原理》包括211个论题。 比较重要的有:世界或存在是从它的终极根源必然流出来的,这些根源是:诸神;纯精神或纯智慧;灵魂。最高的神或“太一”不能被说成是“存在”,但它是一切存在的普遍原因。太一在产生智慧之前,首先产生一对对立的原则即有限和无限,然后产生出一系列次神,它们像柏拉图所说的“理念”一样发挥作用。每个原则的直接结果,不论它是神、精神还是灵魂,都是一个既与其根源相似又比其根源确定的属性。 《论原因》的32条论题概括了普洛克鲁的上述观点,但作了下列改动: ❶ 多神变成了一个神(太一); ❷ 第一原因被说成是“存在”,它的因果关系被说成是“创世”。这表明修订者是一位信奉一神教(犹太教、伊斯兰教或基督教)的哲学家。 受此书影响的重要哲学家有:奥弗涅的威廉、罗吉尔·培根、大阿尔伯特、约翰·邓斯·司各脱和艾克哈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