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玉树典源出处 《世说新语·伤逝》:“庾文康 (亮) 亡,何扬州(充) 临葬云:‘埋玉树箸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晋中·庾亮传》亦载。 释义用法 庾亮去世,何充参加葬礼,说: 玉树从此埋入土中,让人心情无法平静。后用此典指才人杰士去世。 用典形式 【埋玉】 清·王士禛:“今过埋玉地,重忆建安人。” 【玉树埋】 唐·白居易:“银钩见晚书无根,玉树埋深哭不闻。” 【埋玉树】 宋·范成大:“黄壤无情埋玉树,青衫有道胜金籝。” 【随玉树】 唐·刘禹锡:“只应随玉树,同向土中销。” 【玉人埋处】 明·汤显祖:“飞舄兰陵给事中,玉人埋处郁葱笼。” 【玉有谁埋】 宋·文天祥:“若使两遭豺虎手,而今玉也有谁埋?” 【玉树埋尘】 唐·陈子昂:“金兰徒有契,玉树已埋尘。” 【玉树悲黄土】 明·陈子龙:“玉树悲黄土,金庭问紫衣。” 埋玉树mái yù shù指优秀的人去世。《世说新语·伤逝》:“庾文康亡,何扬州临祭云:‘埋玉树著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庾亮,字文康。何扬州,即何充。张说《崔司业挽歌》之二:古来埋玉树,流恨满山川。令狐楚《李相薨后题断金集》:一览断金集,载悲埋玉人。 埋玉树比喻英才之死。唐李端《慈恩寺怀旧》诗: “鲤庭埋玉树, 那忍见门人。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 “庾文康亡,何扬州临葬,云:‘埋玉树著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 ’ ”已已: 止。东晋三朝大臣庾亮(字元规,卒谥文康)病卒,临葬时,扬州刺史何充说: 将玉树埋于土中,怎不令人哀伤倍至。 埋玉树【出处】 《世说新语·伤逝》:“庾文康亡,何扬州临葬云:‘埋玉树箸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 【释义】 晋代庾亮去世,何充去参加葬礼,他说:玉树从此埋入土中,使人痛惜不已。后以此典指士人去世。 【例词】 埋玉 埋玉树 随玉树玉人埋 玉树埋 玉树埋尘 埋玉人 瑶树 【用例】 〔埋玉〕 宋·孔武仲《读王逢原文》:“人喜相知自昔然,况君埋玉未多年。” 〔埋玉树〕 唐·李白《宣城哭蒋征君华》:“敬亭埋玉树,知是蒋征君。” 〔瑶树〕 唐·李群玉《哭郴州王使君》:“瑶树忽倾沧海里,醉乡翻在夜台中。” 〔玉树埋〕 唐·白居易《令狐相公与梦得交情素深》:“银钩见晚书无报,玉树埋深哭不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