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炼铁我国古代最早使用的一种人工冶铁产物。它是将铁矿石在较低温度(1000℃左右)的固体状态下,用木炭还原而成的。块炼铁中几乎不含碳、硅、锰、硫、磷等元素,但其结构疏松,孔隙中夹杂有矿石本身含带的许多氧化物。这种冶铁工艺称为“低温固体还原法”或“块炼法”。块炼铁性质较柔软,可在一定温度下锻造成型。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人工冶铁制品是河南省考古工作者在虢国墓地发掘出的铜柄铁剑,经鉴定,其中不含镍和钴,绝非陨铁,而是用固体还原法制成的块炼铁为原料通过锻造成型的,它的出土将我国人工冶铁的年代向前推到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楚地是我国最早进行人工冶铁的地区之一,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玉茎铁剑属春秋中期偏晚的遗物,此剑因镶有玉茎,估计为块炼铁锻造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