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而待毙比喻灾难来临而不采取积极措施。茅盾《子夜》十二: “不仰赖银钱业的放款,就等于坐而待毙。”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于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 裴松之注引 《汉晋春秋》: “ [诸葛亮]上言曰: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 ’ ” 三国时,诸葛亮曾上表后主,力陈出师北伐,不可偏安一隅,坐着等死。 坐而待毙zuò ér dài bì见“坐以待毙”。 处在危急的环境中,不采取积极措施,听天由命 处在危急的环境中,不采取积极措施,听天由命坐以待毙 坐以待亡 坐而待死 坐而待毙 坐待焚灭 坐待其毙 束手待毙 束手自毙 束手受毙 束手就殪 束手就毙 敛手待毙 束手待尽 束手待死 束手待亡 安坐待毙 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听天由命 听天安命 听天所命 听天委命 乐天任命 待外力推动而行动:被动 有意不积极工作:怠工 精神颓丧,对事物发展缺乏信心:悲观 承认命中注定:认命 宿命 顺应上天的安排:宿命论 (不求进取的:消极)
另见:自甘 落后 沉沦 ☚ 消极 安于 ☛ 坐而待毙见“坐以待毙”。《资治通鉴·后汉纪隐帝乾祐二年》:“今国家三道用兵,俱未有功,若以此时翻然改图,朝廷必喜, 自可不失富贵。孰与坐而待毙乎?” 坐着等死或失败束手待毙;坐以待毙;坐而待毙格式 比喻式。 释义 束:捆。毙:死。捆起手来等死。 出处 《宋季三朝政要·卫王本末》:“虽有忠良之臣,反摈弃而不用,束手待毙。” 举例 杨志、孙安、卞祥与一干军士,马罢人困,都在树林下坐以待毙。(《水浒传》第一○八回) 坐而待毙zuò ér dài bì见“坐以待毙”。 坐而待毙zuò'érdàibì见“坐以待毙”。茅盾《子夜》12:“他说明了消极的‘自立政策’——不仰赖银钱业的放款,就等于~;只有先战胜了老赵,打破了老赵指挥下的‘经济封锁’,然后能真正‘自己立定脚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