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衣huài yī梵语“袈裟”的意译,即僧衣。僧尼避正色,而用不正色把衣染坏,故名坏衣。李端《送惟良上人归润州》:寄世同高鹤,寻仙称坏衣。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僧服 > 壞色衣 > 壞衣 壞衣 huàiyī 僧衣 僧衣衲(衲衣;衲装;衲裙;云衲;青衲;僧衲;禅衲;百衲衣) 染服百纳 纳衣 田衣 禅衣 坏衣 衣裓 兰裓 缁褐 缁袍 禅袍 僧纳 僧裘 僧服的一种:毳衣 僧尼的服装:缁衣 一种僧尼衣:褊衫 朝廷赠的僧衣:紫衣 黑色僧服:缁 僧道在举行宗教仪式时穿的衣:裓 法衣法服 三衣 田衣 横衣 梵服 无尘衣 无垢衣 莲花服 逍遥服鹙子衣 袈裟,僧服:离尘服 离尘衣 僧人披在外面的法衣:袈(袈裟) 迦沙 只衼香裓 袈裟别名:离尘 福田衣 稻田衣 稻田衲 破旧的僧衣:补衲 (男性佛徒穿的衣:僧衣) ☚ 军衣 小儿衣物 ☛ 坏衣huàiyī即袈裟。僧尼避用五种正色和五种间色,故僧衣皆以不正指色,即坏色染成,因名坏衣。一说,在新制的僧服上,须缀上另一颜色的块布,用以破坏衣服之整色,故名。唐李端《送惟良上人归润州》诗:“寄世同高鹤,寻仙称坏衣。”杜荀鹤《题江寺禅和》诗:“江寺禅僧似悟禅,坏衣芒履住茅轩。”宋梅尧臣《乾明院碧鲜亭》诗:“坏衣削发远尘垢,蛇祖龙孙生屋后。”清郑文焯《秋思引》:“坏衣老僧罢晨梵,空山落叶闻霜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