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颜师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颜师古581—645唐训诂学家。名籀,以字行。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长安县)人。颜之推孙。少博览群书,精训诂,善作文。隋仁寿(601—604)中,为安养尉。免官,居长安,十年不得官,家贫,以教授为业。李渊起兵,任中书舍人,专典皇帝诏令。唐太宗即位,拜中书侍郎,封琅邪县男,令校定古书。奉命考订《五经》文字,撰《五经定本》颁行全国,因核据详明,随疑剖析,人皆钦服。贞观七年(633年)拜秘书少监,因他引进富商大贾等人作校雠,贬为郴州刺史。不久,太宗惜其才,让他再作秘书少监,称赞他的学识,同时告诫他“宜深自诫励”。贞观十五年升秘书监,弘文馆学士。他考订古籍甚多,曾汇集前人二十三家《汉书》注释,纠缪补缺,完成了《汉书》的新注,另有《急就章注》及《匡谬正俗》等。贞观十九年(645年)从征辽东,途中病卒。 颜师古581—645字籀,一说名籀,字师古。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县),后其祖颜之推徙居关中,遂为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唐代著名学者、文学家。隋文帝时,始为安养县尉,因事免官,十年不得调,家贫,以教授为业。唐高祖时,授朝散大夫,累迁中书舍人。太宗即位,升任中书侍郎,封瑯玡县男。历任秘书少监、郴州刺史,官终秘书监、弘文馆学士。卒谥曰戴。曾协助孔颖达撰成《五经正义》,著《汉书注》等。原有文集六十卷,已散佚,《全唐文》录存其文十九篇,《全唐诗》存诗一首。 颜师古字籀(《旧唐书》云,颜籀,字师古),雍州万年人。尝考定五经,注释《汉书》。《全唐诗》存诗一首。 颜师古 颜师古581—645唐代训诂学家、辞赋家。新、旧《唐书》有传。字籀(一说名籀,字师古)。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北齐颜之推之孙。少传家业,博览群书,尤精训诂,善属文。隋仁寿(601—604)中,授安养尉。时薛道衡与之推有旧,佳其才,每作文章,令指谪疵短。寻坐事免归长安,十年不得调。家贫,以教授为生。唐高祖入关,授朝散大夫,拜敦煌公府文学,累迁中书舍人。诏令多出其手,册奏之工,时无出其右者。太宗即位,拜中书侍郎,封琅琊县男。后历任秘书少监,郴州刺史等职。官终秘书监,弘文馆学士。著有《汉书法》、《急就章法》、《匡谬正俗》8卷等,考证文字,多所订正,大行于世。《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集60卷,已佚,《全唐诗》辑其诗1首,《全唐文》辑其文19篇。其赋今仅存《幽兰赋》1篇。 ☚ 滕岑 潘炎 ☛ 颜师古581-645年名籀,字师古,一作思古,以字行。一说,字籀。唐文字训诂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市)。颜之推孙。少承家学,博览群籍,精于小学。隋文帝仁寿(601-604年)中,荐授安养尉,后弃归长安,以教授为业。入唐,事高祖、太宗。“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讹谬,令师古于秘书省考定《五经》,师古多所厘正。既成,奏之,太宗复请诸儒重加详议。于时诸儒传习已久,皆共非之。师古辄引晋宋以来古今本,随言晓答,援据详明,皆出其意表,诸儒莫不叹服。于是兼通直郎散骑常侍,颁其所定书于天下,令学者习焉。贞观七年,拜秘书少监,专典刊正所有奇书难字。”颜氏曾为《汉书》、 《急就篇》作注,为世推重。撰《匡谬正俗》未竟去世,永徽三年(652年),其子颜扬庭献上,8卷。前4卷55条,论诸经训诂音释;后4卷127条,论诸书字义、字音及俗语相承之义,皆精淳详审。著《字样》1卷,刊正俗谬,影响颇大,颜元孙《干禄字书》即以此为蓝本。《旧唐书》有传。 颜师古公元581——645名籀,字师古,亦作思古,世人多称其字。唐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颜之推孙。太宗(李世民)时,拜中书侍郎,官至弘文馆学士。少承家学,博涉群书,并好搜集古器图物,精通文字训诂,兼善文章辞赋。主要著有《汉书注》、《急就章注》、《匡谬正俗》、《字样》等书。其注征引宏富,持论有据,足能纠谬补缺,为世人所重。特别是《汉书注》,聚集旧训,详为注释,曾被号为班氏功臣。《匡谬正俗》虽属未竟之作,但其考据之精审,令人叹服。 颜师古581—645唐初著名训诂学家。字籀。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博览群书,精于训诂,善于作文。隋时曾任安养县尉。唐初累迁中书舍人,专掌机密,诏令多出其手。太宗时历任中书侍郎、秘书少监等职。长期从事经籍文献的整理工作。协助孔颖达撰《五经正义》,参预《大唐仪礼》等书的写作,著有《急就章》1卷,《匡谬正俗》8卷。所撰《汉书注》吸收隋以前23家注释的优点,纠谬补阙,颇为精当,至今为学者所重。 颜师古yán shī gǔ《本草纲目》谷部第22卷稻(11)。人名。唐训诂学家。名竹手留,以自行(据《唐书》本传,《新唐书·儒学传》作字竹手留)。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官至中书侍郎。考证文字多所订正。著有《汉书注》、《急就章注》、《匡谬正俗》等。 颜师古581~645唐史学家、训诂学家。以字行,名籀。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颜之推的孙子。少传家业,博览群书,尤精训诂,善属文。隋朝时任安养县尉,坐事免官,以教授为业。唐初历任朝散大夫、敦煌公府文学,迁中书舍人,专掌机密。曾在祕书省考定五经文字,又与博士等撰定 “五礼” 。注汉班固 《汉书》 ,解释详明,深为学者所重,流传至今。另著有 《急就章注》 、《匡谬正俗》 8卷、《封禅仪注书》等。 颜师古 颜师古581—645唐初经学家,训诂学家。字籀,(亦说名籀,字师古。)其先琅邪临沂人,后居关中。祖之推,父思鲁,以儒学显。师古少博览,精故训学,善属文。高祖时授朝散大夫,累迁中书舍人,专典机密。性敏给,明练治体,诏令一出其手,册奏之工,当时未有及者。太宗即位,拜中书侍郎,封琅邪县男,晋秘书少监。尝受诏于秘书省与孔颖达等考定五经文字,多所釐正。其所注《汉书》、《急就章》大显于时。时人谓颜秘书为班孟坚忠臣。综先儒注解服虔、应劭而下20余人,删繁补略,遂成一家。郑樵说:“颜氏于训诂之言甚畅,至于天文地理则阔略焉,此为‘不知为不知’也。”著《匡谬正俗》8篇,论诸经训诂音释及诸书字义字音及俗语相承之异,考据极为精审。师古一生著述甚丰,有《隋遗录》、《大业拾遗记》、《封禅义注》、《安兴贵家传》,《王会图》等,还与孔颖达撰有《隋书》。终秘书监,宏文馆学士、卒谥戴。 ☚ 颜无繇 颜安乐 ☛ 颜师古581~645Yan Shiguscholar and essayist of the Tang Dynasty. Works: Correcting the Wrong and Rectifying the Vulgar,etc. 颜师古581—645唐代著名学者。名籀,以字行(一云字籀)。祖籍琅邪(今山东临沂)。祖颜之推,自高齐入周,迁家丁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李渊入关,授朝散大夫,累迁中书舍人,专典皇帝诏敕。太宗即位,官中书侍郎,奉命考订《五经文字》,撰《五经定本》,诸儒叹服,遂颁行全国,成为学生标准读本。所作 《汉书注》,为通行注本。贞观十九年(645)从征辽东,道病卒。有《急就章注》、《匡谬正俗》等。 颜师古581—645唐著名训诂学家。字籀。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初任朝散大夫、中书舍人。太宗时,拜中书侍郎、秘书少监,封琅邪县男。晚年任弘文馆学士,卒谥戴。作《汉书注》、《急就章注》及《匡谬正俗》等。考证文字,多所订正。 颜师古581—645名籀,以字行。唐学者。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祖籍琅邪(山东临沂),颜之推之孙。少传家学,博览群书,尤精训诂,善属文。李渊入关中,授朝散大夫,迁中书舍人,专典制诰。太宗即位,拜中书侍郎,因事免,奉命于秘书省考订《五经》,撰《五经定本》,颁行全国。贞观七年(633)拜秘书少监,专典刊正奇书难字。又奉诏撰定《五礼》,又注《汉书》,解释详明,深为学者所重。十九年,从征辽东,道病卒。师古为唐初大儒,所著还有《急就章注》、《匡谬正俗》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