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运动dizhi ɡouzɑo yundonɡ
境内地质史上共发生过5次大的构造运动。大约距今约556百万年以前区内发生了加里东构造运动,导致全区由没有沉积的高原剥蚀区开始逐步下降为海洋环境,海水自东而来,自南向北由深变浅,表现出南低北高的地势。到了距今440百万年,加里东运动使辖区由海洋环境上升为剥蚀环境,形成准平原状态特征。这种地势维持了近160百万年。大约距今280百万年,又经历第二次大的构造运动即华里西运动。这次构造运动破坏了准平原地貌,使南部抬升为高原台地,而北部下降为内陆河湖环境,呈现出南高北低的地形特点。这种地势一直维持到距今约80百万年,历时达200百万年。在这期间,杨陵运动和燕山运动使北部沉积盆地逐步缩小,但并未改变基本地势。大约在距今25百万年前喜马拉雅山运动发生,导致境内北部逐步抬升为台地,而南部逐步下降为盆地,形成南低北高的地理环境,这种状态一直维持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