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三省之史学甲凯撰,《辅仁学志》(台湾)1981年第10期,总第253——280页,约42000字。 南宋史学家胡三省,以注史为专志,于极艰难之生活中,克服图书缺乏之限制,终于完成二百九十四卷通鉴注解,此注不仅于后世阅读通鉴者有很大帮助,对研究晋宋以来诸史者亦有甚多之启发。一、胡三省之生平。胡三省(1230——1302)字身之,又字景参,浙东宁海人。身之注通鉴凡三十年,其自记宝祐四年中进士即从事于是书,直至元至元二十二年,始脱稿,其后陆续修改至七十三岁逝世止。二、胡三省之地理学。他注释通鉴地理之原则,是以宋代地名为标准,进以探讨地理之渊源。三、胡三省之史学。以考证为专长:甲、理证;乙、书证;丙、书法;最后解释与辨误。四、胡三省之历史精神。胡三省注通鉴之用意,必不在于琐屑之音训与考证。大抵皆有一段历史精神在。此精神为何?即作者于国亡代变之际,饱受异族侵凌,所埋藏于内心之忧愤,进而所发挥之民族气节与爱国情操。综观胡三省之生平与史学,可谓坎坷而深沉,其所以注通鉴,处处见其忠爱国族之忱。 解析通鉴胡注,有四端最足令人重视:一、胡三省所言每以揭示历史朝代衰亡之原因为目的;二、斥责卖国投降之败类;三、申诉胡元横暴;四、发抒身受之患难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