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地球公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地球公转地球围绕太阳的旋转。公转轨道呈椭圆形,椭圆轨道的长半径为149597870km,短半径为149580000km。扁率为1∶7000,轨道的偏心率为1∶60或0.0167。地球公转一周为1恒星年,约365d6h9min10s。公转平均角速度为59′/d,平均线速度为29.79km/s。面速度为1.92×1014km2/d。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公转椭圆轨道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的交角为23°27′。地球轨道的近日点1.471亿km,发生在每年7月2日,远日点为1.521亿km,发生在每年的1月2日。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496亿km(即1个天文单位)。 地球公转 地球公转diqiu gongzhuan通常将地球绕太阳的转动,叫做地球的公转。严格地说,是地球和太阳各自绕日地的公共质心旋转,只是由于太阳质量比地球质量大很多,公共质心距太阳的质心只差约450公里,比起日地平均距离(约1.496×108公里)实在微不足道,因而通常只提地球绕日公转而不提日地质心。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平面叫黄道面,黄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夹角叫“黄赤交角”。这个角的大小有微小变化,目前定为23°26′21.″448。地球公转轨道形状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与太阳最近的距离(近日距)约1.471×108公里,最远的距离(远日距)约1.521×108公里,椭圆的偏心率很小,为0.0167,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即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在公转一周的时间内,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变化。近日点时速度最快,角速度1°1′11″/日,线速度约30.3公里/秒;远日点时速度最慢,角速度57′11″/日,线速度约29.3公里/秒。由于地球约1月初过近日点,7月初过远日点,因而秋分到春分冬季半年约179天,春分再到秋分夏季半年却需约186天。 ☚ 晨昏蒙影 黄赤交角 ☛ 地球公转 地球公转Diqiu gongzhuan地球绕着太阳以一年为周期的自西向东的运动。通常,严格地讲,地球和太阳都是围绕它们的公共质量中心转动的,由于它离太阳中心十分接近,与太阳半径相比微不足道,故认为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所走的封闭曲线,叫做地球轨道。其形状为一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每年1月初,地球处在近日点,离太阳最近。7月初处于远日点,离太阳最远。地球在其公转轨道上的每一点都在相同的平面上,这个平面就是地球公转轨道面,即黄道面。公转与自转方向是一致的,都为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称公转周期,地球公转与自转是同时进行的,只是地轴与黄道面不是垂直的,其间夹角为66°34′。所以,地球仪的自转轴都是倾斜的。地轴的倾斜,产生了一系列地理后果,主要表现为: ☚ 地球自转 地轴 ☛ 地球公转 地球公转Diqiu gongzhuan通常人们把地球绕太阳的转动,称为地球的公转。准确地讲,是地球和太阳各自绕日地的公共质心旋转,只是由于太阳的质量为地球的33万倍,它们的公共质心距太阳的质心只差约450公里,这与日地间平均距离1.496×108公里相比实在微不足道,所以人们通常只讲地球绕太阳公转,而不说绕日地质心公转。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即自西向东。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为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与太阳最近的距离(称近日距)约1.471×108公里,最远的距离(称远日距)约1.521×108公里,椭圆的偏心率只有0.0167。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叫黄道面,黄道面与地球赤道面之间的夹角称“黄赤交角”。这个角的大小微有变化,目前定为23°26′21″.448。地球自转与公转是同时进行的,自转轴(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呈66°34′夹角,无论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上,地轴的倾斜角度都保持不变。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年。因为所有的运动都是相对运动,因而选用的参考点不同所得到的年长是不一致的。如果用某一恒星为参考点,太阳连续两次通过该恒星与地球的连线的时间间隔,称为恒星年。实际上是地球公转360°的时间长度,其值为365.2564日,它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如以春分点为参考点,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为一回归年。一回归年长为365.2422日,合365日5时48分46.08秒。由于春分点在黄道上每年西移50″.29,所以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所走过的角度应为360°-50″.29 =359°59′9″.71。可见回归年比恒星年短,每年短20分24秒,这在天文上称为岁差现象。在地球公转一周的过程中,其公转速度不断变化。在近日点时速度最快,角速度为1°1′11″/日,线速度约为30.3公里/秒;远日点时速度最慢,其角速度为57′11″/日,线速度约为29.3公里/秒。在地球公转的轨道上春分点和秋分点是等分的,但由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由春分点到秋分点的夏季半年是186天多,而由秋分点到春分点的冬季半年只为179天。地球公转导致地球表面正午地平高度的变化;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形成等许多自然现象。 ☚ 地球自转 昼夜 ☛ 地球公转受太阳和太阳系其他天体的引力作用,地球绕太阳系质心自西向东的周期性运转。公转轨道为椭圆,半长径为149597870公里,轨道扁率为0.0167,平均速度为29.79公里/秒。产生地球上的四季和五带,是确定各种年的时间单位的基础,也是天体的周年视差、周年光行差和太阳系天体视运动的主要原因。 地球公转指地球绕太阳的运动。严格地讲,地球的公转是地球和太阳环绕共同的质量中心的运动。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公转轨道的长度是94000万千米,公转周期为365天48分46秒。地球公转时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公转过程中引起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从而产生了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地球公转revolution of the Earth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