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地洼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地洼说

地洼说diwashuo

1956年陈国达提出的一种地壳演化理论。自从1859年美国J·霍尔和1873年J·丹纳提出地槽的概念以来,关于地壳演化规律的理论,流行最广的是地槽—地台学说。地壳上相对活动的地槽区逐渐演化为稳定的地台区,这是地壳发展的两个阶段,也是大陆壳两个基本的大地构造单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认为稳定的地台是大陆壳发展的最后阶段。后来发现有些地台从中生代起由相对稳定转为活动,例如中国东部的古生代地台,自中生代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以来,发生了显著的差异性升降运动,形成巨型隆起和凹陷(盆地),填充的沉积岩层可厚达六、七千米,发生强烈的构造运动,形成复杂的褶皱和断裂,并伴随有大规模的岩浆侵入和喷发活动,同时形成了丰富的沉积和内生矿产。对于这种现象及其大地构造性质,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和认识。第一种认为这种现象是地台活化,这种大地构造性质是活化地台,如苏联B·B·别洛乌索失(1954)为其代表;第二种认为这是由地台又向地槽转化的范例,这种大地构造性质属于再生地槽,如苏联ю·м·谢音曼(1937),别洛乌索夫也是这种观点(1954);第三种认为这是一种新型活动区,如苏联Г·Ф·米尔琴克(1940)称其为块断带,陈国达(1956,1959)称活化区及地洼区。1960年,陈国达把他的认识系统化,称为地台活化说,后来再加以完善,称为地洼说。他认为自中生代中期以来,地壳演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大地构造性质既不属于地台,也不属于地槽,而是一种新型活动区,这种新型活动区起名为地洼区,是大陆壳发展演化的第三个大地构造单元。他还认为在地壳演化史上,不只是由相对活动的地槽区发展到相对稳定的地台区,就算终止,而稳定的地台区还要转化为新的活动的地洼区; 地洼也不是地壳发展的最后形式,它将来还会发展到被更新的相对稳定的构造单元所代替。地壳的演化过程,不是象由地槽发展到地台那样一种直线形式;而是活动区与稳定区相互转化、交替更迭的过程,这叫“动 ‘定’转化”;这种转化并非地壳构造单元的简单重复,而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螺旋式的向前发展,这叫“递进”。陈国达把地壳的这种发展规律称为“动 ‘定’转化递进律”。地洼说认为,地洼区地壳具有三元结构,即地台基底、盖层和最上面的地洼沉积层,因此,它不仅具有地洼成矿的专属性的丰富矿产,而且常包含基底和盖层的许多矿产,并形成叠加的和多成因矿床。因此,地洼说不仅发展了地槽一地台说,而且具有实际的应用的意义。

☚ 断块构造说   地质力学 ☛
0000011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