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巴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巴尔1915—广东普宁人 巴尔Bar港市名。旧称安特巴鲁姆。 在今南斯拉夫东南部,滨亚得里亚海巴尔湾。古罗马居民点。公元1571年被土耳其统治,1878年属黑山国。 巴尔1836—1913Karl Ludwig von Bar德国法学家。曾在德国某些大学任教,格廷根大学法学教授。他对刑法及其改革比较感兴趣,但其最大的贡献在国际私法方面。他曾是国际私法思想界的领袖,在萨维尼的“应用到某一案件上的特殊法律,应由一条举世公认的法律原则来加以确定”这一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宣称:一个国家无法在其他绝对独立的国家里强调本国法律制度的有效性;个别的国家也许会违背这种举世公认的学说,但是任意的违背,一般说来都会随时带来更大的不利。他还指出,这种违背就专门意义来说,不仅是违背真正的法律,同时也恰恰违背了国际法,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可以去遵守的国际公法就是法律。他的著述《国际私法和国际刑法》(1862),在第二版时改名为《国际私法理论和实践》(二卷,1889),这两个版本于1883年和1892年被译成英文出版。 巴尔Bar 巴尔BAL 巴尔彝语音译。旧时四川凉山彝族佩带的“护身符”,通常用熊指甲、虎须、陨石等制成。在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凡参加※冤家械斗或其他战斗时,有少数人除带武器、粮饷外,还佩带此物,认为可刀枪不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