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圭亚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圭亚那拉丁美洲国家。全称圭亚那合作共和国。1966年独立,1970年成立共和国。位于南美洲东北部。北濒大西洋,海岸线长430km。面积214969 km2,人口77.5万(1997年估计)。首都乔治敦。1972年6月27日与中国建交。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可分为4个自然区:沿海冲积平原,约占国土面积7.5%,是全国主要经济活动地区;丘陵沙土区,约占国土面积1/4,地面遍布白沙,不宜农耕,富铝土矿;中部高原区,占国土面积近3/5。与委内瑞拉交界处的罗赖马山,海拔2810m,为全国最高峰;西南部草原区。约占全国面积9%,是全国主要畜牧业区。全国大部属热带雨林气候,西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均气温27℃。年降水量北部2000~2500mm,南部1500mm左右。境内河流纵横,湖泊和沼泽星罗棋布,多瀑布。著名的凯厄图尔瀑布落差226m。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铝土开采、制糖和稻米生产为圭亚那3大经济支柱。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6.27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8美元。1997年汇率:1美元=142.4圭亚那元。矿产资源较丰富。矿藏有铝矾土、金、钻石、锰、钼、铜、钽、钨、镍、铀等。森林面积16.4万km2,占国土的83%。1966年制造业、采矿业和建筑业产值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2%、10.8%和7.9%。铝土开采和氧化铝工业是最重要的经济部门。全国铝矾土储藏量3.6亿t。1970年铝土矿产量曾高达442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7.4%,居第5位。1997年铝土矿产量246.7万t。1997年采矿业(包括铝土矿、黄金、宝石的开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7%。黄金和铝土矿出口收入占总出口收入的40%。1997年生产黄金14515kg。是氧化铝重要生产国,1981年生产氧化铝21.1万t。1996年农业和林业产值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30%和4.9%。1994年从事农业人员估计占总劳动力的20.6%。1997年糖是仅次于黄金的第2大出口产品,出口收入1.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3。水稻种植在农业中仅次于甘蔗,1997年稻米产量为34.1万t,出口28.5万t,收入8570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6.2%。1997年生产木材53.3万m3。有铁路133km,为矿区专用铁路。公路总长8870km。水运有1077km内河航道。首都乔治敦和新阿姆斯特丹是主要港口。1990年装货量1730t,卸货量673t。空运每周有从加拉加斯经乔治敦到西班牙港和苏里南的航班。契迪·贾根机场是唯一国际机场。对6~14岁少年儿童实行免费教育。1995年成人识字率为89%。1997年有小学412所,学生98061人;初级中学60所,学生34971人;高等学校38所,学生14978人,大学1所,学生3607人。2002年人口78万。共和国日2月23日。独立日5月26日。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6.527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68.6美元。通货膨胀率5.5%。2003年工业、农林渔业产值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2%、37%。 圭亚那Guyana拉丁美洲国家。位于南美洲北部。面积214970平方公里。人口80. 4万(1987年)。印度族约占50%,黑人占30%,混血种人占10%,印第安人占5%,余为白人和华人。英语为官方语言,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印度教或伊斯兰教。首都乔治敦。北部为沿海平原和丘陵,南部和西部为高原。境内河流纵横,多瀑布。热带雨林气候。富森林和水力资源。矿藏有铝土、钻石、金、锰、钼、铜、钽、钨、镍等。近年新发现有铀。1581年沦为荷兰殖民地。181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66年独立。蔗糖、稻米、铝土为三大经济支柱。 圭亚那南美洲东北部国家。东北濒大西洋。面积21.5万平方千米。人口79.6万(1990年),兵力1700人(1991年)。为英联邦、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拉丁美洲经济体系成员国。1972年6月27日与中国建交。 圭亚那 圭亚那面积21.49万平方公里。人口88万,印度族人约占50%,黑人30%,混血种人10%,印第安人5%,余为华人、白人等。官方语言为英语。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首都为乔治敦。位于南美洲北部。西北与委内瑞拉交界,南与巴西毗邻,东与苏里南接壤,东北濒大西洋。北部为沿海平原和丘陵,南部和西部系高原。西南部有著名的鲁普努尼草原。境内河流纵横,主要有埃塞奎博河、德梅拉拉河和伯比斯河。多瀑布,最著名的有凯厄图尔瀑布。属热带雨林气候,气温24~32℃。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沿海约2250毫米,内陆为1520毫米。 ☚ 百慕大三角 托克劳 ☛ 圭亚那Guyana全称圭亚那合作共和国。南美发展中国家,实行公有制和私有制兼有的混合市场经济。面积21.5万平方公里,人口85.7万(1998年估计数),首都乔治敦,货币名称圭亚那元。198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69.6亿圭亚那元(约合2.6亿美元),人均251美元。农业和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5%和5.5%(1990年)。20世纪70年代后期,政府决定把农业和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点部门,增加了对该部门的投资,并兴修了三个大型水利工程。主要农作物是甘蔗和水稻。林业资源丰富,盛产30余种名贵硬木。矿业以铝土开采和冶炼为主。铝土采掘已有70多年历史。铝土储藏量丰富,所产铝土品位高。70年代把长期由加拿大资本和美国资本控制的铝土开采和冶炼收归国有。大部分铝土和氧化铝等产品供出口,占出口总收入约1/3。制造业较为落后,主要是农、矿产品的初级加工,轻工消费品的制造和装配等,大部分为私人所有和经营。主要出口商品是糖、大米、铝土和氧化铝等,主要进口商品是燃料、生产资料、食品和一些日用消费品。美国和西欧是最大的贸易伙伴。1998年,其国民生产总值为6.6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770美元,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