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与外宾商务交往的礼仪
外国人来国内洽谈生意,有关业务组织首先要做好热情而周到的迎客工作。
(1)迎接。外国人抵达本地,是否要到机场或火车站迎接,须视具体情况而定。
来的是重要客人,或者是初次到此地的客人,事先曾要求东道国有关组织前往迎接者,理所当然地要迎接。到机场或车站迎接外国客人时,只要派出与对方身份相称的人,带领适当的人员前往即可。如果不属于上述特殊情况,一般不必前往迎接,这不算失礼。
(2)订房。是否为外国商人安排住宿,最好在对方尚未来华以前就先通过电话或传真问清楚,如果受托安排住宿,对重要客商或首次来华者,最好代为预订闻名国外的旅社,或者一流的旅社; 如果是常来往的客商,可就近或安排他们喜欢的旅社。
(3)计划日程。将外商接到住所后,应体谅对方的旅途辛劳,尽量让对方先事休息。所以,当天只谈一下第二天的行动计划,到第二天再详细商量其余的日程安排。
(4)招待来客,是接待外国客商活动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招待的形式与场合是可以多样的。
观光招待。对初次来华的商人,招待他们游览一下中国的名胜古迹,观赏一下中国的名山大川,对外商是一种享受。如果对方多次来华,已经走过中国的标准的观光路线,再度招待他们去游览同样的名山古迹,那就显得不当,除非对方要求旧地重游。
家宴招待。许多外国人视家宴招待为上礼,他们为能到中国朋友家庭中做客感到荣幸。在家中招待外国人,不必像参加酒店的宴会那要西装革履,礼服裹身,一套整洁干净的便服,会使客人更感觉轻松和亲切; 不必满桌山珍海味,追求饭菜档次,只要出自主人之手,客人就能领略到别有的风味和招待的真诚。客人来了后,要介绍全体家人和外国人见面。
仪式后的招待。共同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活动,如开幕式等,有时候会在结束时举行宴会或招待会。为这类活动举办的大规模的宴会不能办得过于简单,因为这时接受招待的人员,一般有生意往来的公司的总经理、董事长,以及政府机构的高级人士,甚至可能是夫妇同来,因此招待要办得隆重。主方夫妇共同出席的人数最好与来宾夫妇的人数相等。不管是出于礼貌还是作为与外国人接触的楔机,都要尽量和客商接触。不管什么种族和国家的外国人,都要一视同仁。
工作招待。对前来洽谈投资项目和做生意的外国商人,一般要进行工作招待。工作招待应本着实惠、节简的原则,既不失礼,又要让人吃饱和满意。
(5)洽谈。生意洽谈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与外国人谈生意就更不容易。在谈话中加倍注意,养成明确表达自己意见的谈话习惯,切不可碍于情面不明确表态,或者在赞同一个问题时能够明确其辞,而表示反对时则唯唯诺诺,含糊其辞。相反,明白地告诉对方不能照他的意思去做,并简要地讲清理由,才是对对方的真正尊重。
在洽谈中,对于同意的事项,不要仅仅停留于双方口头的承诺,而应不客气地请客商准确无误地签字,应使之成为经过双方签字的契约,对要签的契约必须仔细过目,不要怕对方觉得你不信任他而放弃此举。
(6)参观。外商来华做生意,安排必要的参观,有助于外商到现场了解实际情况。这对做成生意是很有意义的。安排外商参观公司办公大楼或是工厂,必须了解外商参观的意图和所关心的是什么,是想全面了解该企业的情况,还是了解企业环境、设备,或是生产环节、生产工艺,或是经营情况,然后确定重点参观路线。
对于要接待外宾参观的企业,应该备有英文的宣传册或单纯的“公司简介”。对于专做出口生意的公司,更是应把英文宣传册当作必不可少的公关手段或生意工具。
外国人来参观,一般先要在会客室欢迎。欢迎要简朴而热情,没必要追求豪华和隆重。在外商参观了一段后,要考虑到客商可能会感到疲劳,应该安排他们稍事休息,并在这个时候端出当地盛产的水果招待。参观过程如遇吃饭时间,可以招待客人用餐。招待要简单、方便,在工厂的餐厅用餐完全可以。
由于参观者对企业的情形不熟悉,出于礼貌,应由专人引导陪同外国客商参观。引导或陪同人可以一边走一边向外商介绍情况。不要只顾向翻译人员讲话而冷落了外商。与外商交谈时,要自信、坦诚,眼光看着交谈对象的眼睛。企业人员不管是一般职工,还是管理人员,都要注意自己的文明礼貌和一言一行。
外商要到企业参观。东道主一般都很注意客商到达的时间。当参观完毕后,应进一步周到地为外国客商着想,考虑他们的日程和交通情况,把他们顺利地送往下一个目的地。
(7)开幕式。外国人到中国举办商品展览会、宣传周、技术周以及参加工程项目的动工、竣工庆典和交接仪式等,都要举行开幕式。
开幕式应由经办的一方负责主办,邀请双方有关负责人和有关人员、新闻工作者参加。重大的展览会或重要工程的落成典礼等,仪式较为隆重,可酌请邀请各国驻当地使节、外国记者等参加,甚至东道主国家领导人也可被邀请出席。
举行开幕式,一般选择较宽敞的场地,室内室外均可,使出席者有活动的余地。会场正面要悬挂某某开幕式的横幅,会场两旁可以布置彩旗等,以增添隆重喜庆气氛。会场中间,并排安放三只扩音话筒,供主持人、致辞人和译员使用。还要准备开幕式剪彩用的彩绸和剪刀。
参加开幕式的主要人员,分我方和对方,排列在两边。作为客人的外商及外商所在国有关负责人排列在右边,我方作为主人,排列在左边。主要人员的出面人数,双方应基本相等。主持人使用的话筒放在左边,致词人和译员的话筒放在右边。主持人、致词人、译员面向外讲话,参加开幕式的其他人员则面对讲话的人。
开幕式通常由举办单位的负责人主持,如果东道国主办,则由东道国的我方主持; 如为中国和他国双方合办,在哪方举行就由哪方单位负责人主持,如果在我方举行,主持人就为我方有关单位负责人。开幕式的致辞人,就根据开幕式的规模、出席开幕式的对象加以考虑。一般,应当由举行开幕式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代表团、展览团团长出面致词。双方合作举行的,应根据对等和平衡的原则,由一方负责人致开幕词,另一方负责人致贺词。
剪彩人应是参加开幕式人员中身份最高的官员或知名人士。剪彩的人数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如果是一方单独举办的,可由主办单位所邀请的当地有关官员或知名人士剪彩; 如果是与外国合办,可由宾主双方各推一位甚至各推两位主要人物出来剪彩。剪彩结束后,来宾们开始参观,有时候还要举行酒会招待。
在签字仪式之前,签字双方应先做好文本的准备工作,尽早将文本的内容、条目等进行定稿、翻译、校对、印刷、装订等项工作做好。
(8)签字仪式中国在签字仪式时,一般要在签字厅内设置长方桌一张,桌面上覆盖深绿色的厚台布,作为签字桌。桌后放两把椅子,作为双方签字人员的座位,坐法是主左客右。桌中间靠外面的位置上,摆着一旗架,上面悬挂签字双方国的国旗。
按照惯例,参加签字仪式的,基本上是双方参加会谈的全体人员。助签人员是作为签字仪式的辅助工作人员参加签字仪式。
签字完毕,双方签字人员交换文本,把属于对方的文本交还对方,然后互相握手。一般签字之后备有香槟酒,以供双方在场人员共同举杯庆贺。
(9)送礼。向外国客商赠送礼物,有很深的学问,不能草率行事,应注意:礼物不宜贵重,要有民族特色,要针对喜欢,应携带方便,赠送礼物时要讲究礼节。
在国内与外宾商务交往的礼仪
外国人来国内洽谈生意,有关业务组织首先要做好热情而周到的迎客工作。
1.迎接
外国人抵达本地,是否要到机场或火车站迎接,须视具体情况而定。
来的是重要客人,或者是初次到此地的客人,事先曾要求东道国有关组织前往迎接者,理所当然地要迎接。到机场或车站迎接外国客人时,只要派出与对方身份相称的人,带领适当的人员前往即可。如果不属于上述特殊情况,一般不必前往迎接,这不算失礼。
2.订房
是否为外国商人安排住宿,最好在对方尚未来华以前就先通过电话或传真问清楚,如果受托安排住宿,对重要客商或首次来华者,最好代为预订闻名国外的旅社,或者一流的旅社;如果是常来往的客商,可就近或安排他们喜欢的旅社。
3.计划日程
将外商接到住所后,应体谅对方的旅途辛劳,尽量让对方先事休息。所以,当天只谈一下第二天的行动计划,到第二天再详细商量其余的日程安排。
4.招待来客
是接待外国客商活动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招待的形式与场合是可以多样的。
(1)观光招待。对初次来华的商人,招待他们游览一下中国的名胜古迹,观赏一下中国的名山大川,对外商是一种享受。如果对方多次来华,已经走过中国的标准的观光路线,再度招待他们去游览同样的名山古迹,那就显得不当,除非对方要求旧地重游。
(2)家宴招待。许多外国人视家宴招待为上礼,他们为能到中国朋友家庭中做客感到荣幸。在家中招待外国人,不必像参加酒店的宴会那样要西装革履,礼服裹身,一套整洁干净的便服,会使客人更感觉轻松和亲切;不必满桌山珍海味,追求饭菜档次,只要出自主人之手,客人就能领略到别有的风味和招待的真诚。客人来了后,要介绍全体家人和外国人见面。
(3)仪式后的招待。共同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活动,如开幕式等,有时候会在结束时举行宴会或招待会。为这类活动举办的大规模的宴会不能办得过于简单,因为这时接受招待的人员,一般有生意往来的公司的总经理、董事长,以及政府机构的高级人士,甚至可能是夫妇同来,因此招待要办得隆重。主方夫妇共同出席的人数最好与来宾夫妇的人数相等。不管是出于礼貌还是作为与外国人接触的契机,都要尽量和客商接触。不管什么种族和国家的外国人,都要一视同仁。
(4)工作招待。对前来洽谈投资项目和做生意的外国商人,一般要进行工作招待。工作招待应本着实惠、节简的原则,既不失礼,又要让人吃饱和满意。
5.洽谈
生意洽谈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与外国人谈生意就更不容易。在谈话中加倍注意,养成明确表达自己意见的谈话习惯,切不可碍于情面不明确表态,或者在赞同一个问题时能够明确其辞,而表示反对时则唯唯诺诺,含糊其辞。相反,明白地告诉对方不能照他的意思去做,并简要地讲清理由,才是对对方的真正尊重。
在洽谈中,对于同意的事项,不要仅仅停留于双方口头的承诺,而应不客气地请客商准确无误地签字,应使之成为经过双方签字的契约,对要签的契约必须仔细过目,不要怕对方觉得你不信任他而放弃此举。
6.参观
外商来华做生意,安排必要的参观,有助于外商到现场了解实际情况。这对做成生意是很有意义的。安排外商参观公司办公大楼或是工厂,必须了解外商参观的意图和所关心的是什么,是想全面了解该企业的情况,还是了解企业环境、设备,或是生产环节、生产工艺,或是经营情况,然后确定重点参观路线。
对于要接待外宾参观的企业,应该备有英文的宣传册或单纯的“公司简介”。对于专做出口生意的公司,更是应把英文宣传册当作必不可少的公关手段或生意工具。
外国人来参观,一般先要在会客室欢迎。欢迎要简朴而热情,没必要追求豪华和隆重。在外商参观了一段后,要考虑到客商可能会感到疲劳,应该安排他们稍事休息,并在这个时候端出当地盛产的水果招待。参观过程如遇吃饭时间,可以招待客人用餐。招待要简单、方便,在工厂的餐厅用餐完全可以。
由于参观者对企业的情形不熟悉,出于礼貌,应由专人引导陪同外国客商参观。引导或陪同人可以一边走一边向外商介绍情况。不要只顾向翻译人员讲话而冷落了外商。与外商交谈时,要自信、坦诚,眼光看着交谈对象的眼睛。企业人员不管是一般职工,还是管理人员,都要注意自己的文明礼貌和一言一行。
外商要到企业参观。东道主一般都很注意客商到达的时间。当参观完毕后,应进一步周到地为外国客商着想,考虑他们的日程和交通情况,把他们顺利地送往下一个目的地。
7.开幕式
外国人到中国举办商品展览会、宣传周、技术周以及参加工程项目的动工、竣工庆典和交接仪式等,都要举行开幕式。
开幕式应由经办的一方负责主办,邀请双方有关负责人和有关人员、新闻工作者参加。重大的展览会或重要工程的落成典礼等,仪式较为隆重,可酌情邀请各国驻当地使节、外国记者等参加,甚至东道主国家领导人也可被邀请出席。
举行开幕式,一般选择较宽敞的场地,室内室外均可,使出席者有活动的余地。会场正面要悬挂某某开幕式的横幅,会场两旁可以布置彩旗等,以增添隆重喜庆气氛。会场中间,并排安放三只扩音话筒,供主持人、致辞人和译员使用。还要准备开幕式剪彩用的彩绸和剪刀。
参加开幕式的主要人员,分我方和对方,排列在两边。作为客人的外商及外商所在国有关负责人排列在右边,我方作为主人,排列在左边。主要人员的出面人数,双方应基本相等。主持人使用的话筒放在左边,致词人和译员的话筒放在右边。主持人、致词人、译员面向外讲话,参加开幕式的其他人员则面对讲话的人。
开幕式通常由举办单位的负责人主持,如果东道国主办,则由东道国的我方主持;如为中国和他国双方合办,在哪方举行就由哪方单位负责人主持,如果在我方举行,主持人就为我方有关单位负责人。开幕式的致辞人,就根据开幕式的规模、出席开幕式的对象加以考虑。一般,应当由举行开幕式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代表团、展览团团长出面致词。双方合作举行的,应根据对等和平衡的原则,由一方负责人致开幕词,另一方负责人致贺词。
剪彩人应是参加开幕式人员中身份最高的官员或知名人士。剪彩的人数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如果是一方单独举办的,可由主办单位所邀请的当地有关官员或知名人士剪彩;如果是与外国合办,可由宾主双方各推一位甚至各推两位主要人物出来剪彩。剪彩结束后,来宾们开始参观,有时候还要举行酒会招待。
在签字仪式之前,签字双方应先做好文本的准备工作,尽早将文本的内容、条目等进行定稿、翻译、校对、印刷、装订等项工作做好。
8.签字仪式
中国在签字仪式时,一般要在签字厅内设置长方桌一张,桌面上覆盖深绿色的厚台布,作为签字桌。桌后放两把椅子,作为双方签字人员的座位,坐法是主左客右。桌中间靠外面的位置上,摆着一旗架,上面悬挂签字双方国的国旗。
按照惯例,参加签字仪式的,基本上是双方参加会谈的全体人员。助签人员是作为签字仪式的辅助工作人员参加签字仪式。
签字完毕,双方签字人员交换文本,把属于对方的文本交还对方,然后互相握手。一般签字之后备有香槟酒,以供双方在场人员共同举杯庆贺。
9.送礼
向外国客商赠送礼物,有很深的学问,不能草率行事,应注意:礼物不宜贵重,要有民族特色,要针对喜欢,应携带方便,赠送礼物时要讲究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