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土壤耕作轮作制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土壤耕作轮作制度 土壤耕作轮作制度1955~1956年,甘肃省农业试验总场和平凉、甘谷、定西农试站,分别在会宁、定西、靖远、环县、华池、通渭、陇西等9县进行了抗旱耕作栽培技术调查研究, 总结提出了干旱地区以歇地(或豌、扁豆)→小麦→糜谷三年轮作制;抗旱耕作的关键是抓伏、秋旱耕深耕、雨后耙耱收墒和冬春镇压保墒。1954~1957年,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平凉农业试验站对旱塬冬小麦土壤耕作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 对陇东地区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及轮作制度进行调查。1958~1965年,甘肃农业科学院和定西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在会宁、定西等进行了群众抗旱耕作经验调查和试验研究,写出了《我省中部地区干旱规律和防旱措施》、《旱农技术材料》,论述了甘肃中部干旱地区自然概况; 干旱规律和半旱区域划分,防旱的理论基础和有效措施;抗旱作物品种及分布;抗旱耕作及轮作制度;肥料及施肥制度和主要病虫害等。70年代至80年代,全省开展了耕作改制的调查和试验研究,取得较大进展。1973~1974年,甘谷试验站进行了麦后移栽水稻试验,获得麦稻两熟,亩产650~880公斤。1972~1978年,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张掖地区农业科学所等科研单位在河西地区开展了小麦、玉米带田为主的耕作改制的试验研究。对作物组合形式、带幅带向、边际效应、兴合作用、共生关系及相应栽培技术, 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创造了亩产900公斤的高产纪录。1978~1983年,甘肃农业大学在武威羊下坝试验研究,提出“三年三区轮作制” 的种植制度及相应栽培技术规程。1987年~1989年,张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在带状种植的基础上,开展了“河西—熟制灌区吨粮田丰产栽培技术,并在10万亩的面积上验证,1989年平均亩产达到1 024. 6公斤,为本省粮食高产闯出了新路, 1992年获国家星火二等奖。 ☚ 沿黄高扬程灌区土壤盐渍化研究 农肥资源及施用技术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