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的污染与防护Turangde wuran yu fanghu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称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有:
工业和城市生活废水引起的污染。生活污水及某些工业废水中含有氮、磷等营养物质,但也含有许多有害物质,如果用未经处理的污水灌溉农田,有毒物质就会同污水一起进入农田,在土壤中积累并被植物吸收,残留于农作物内,最后进入人体。工业废弃物引起的污染。工业废弃物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毒物,会使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受到污染。农药和化肥污染。农业生产中要使用大量的农药和化肥。但不合理地使用农药会造成土壤的严重污染。一些农药,如DDT、六六六等,能在土壤中长期残留。大量不合理地使用化肥,会使未被植物吸收利用和未被根层土壤吸附的养分在根层下的土壤中积累,或转入地下水中,成为潜在的污染物。
大气沉降物污染。大气污染物可由于沉降或随雨水降落到地表而污染土壤。人畜粪便引起的污染。人畜粪便及其它排泄物或屠宰场的废物中,含有寄生虫、病原菌和病毒,如果未经处理,直接将这些废物用作肥料,可引起土壤或水域的污染。土壤污染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体健康,危害主要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土壤→水→人体两种途径来影响人体的。土壤污染可采取的防治措施有:处理有害污水;处理好固体废弃物;加强农村的粪便管理及无害化处理;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及通过生物降解、植物吸收、深翻土地、改变耕作制度等方法消除已有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