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庐陵学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庐陵学派北宋欧阳修为代表的学派。因欧阳修为庐陵(今属江西)人故名。主要人物有焦千之、王深文、刘敞、曾巩、王回、郑耕老等。多以文章名世。该派强调“力学”、 “躬行”,又敢于独立思考,故其思想颇有独到可取之处。批判佛者违背人性,指出“王道缺,礼义废”(《欧阳文忠集·本论》中),佛患生。反对以善恶或品级论人性,并认为学者可以不必讨论它。既提倡“高介有节、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又反对禁欲主义。认为只有“以天下为心”、能与天下共忧乐的人,才是道德高尚的圣人。 庐陵学派 庐陵学派北宋以欧阳修为代表的学派,因其是吉州庐陵(今江西吉水)人,故名。主要成员有其门人焦千之、刘敞、曾巩、王回等。欧阳修崇慕唐韩愈的儒家道统思想,但不赞同韩愈的性三品说。他以宰相之尊推崇儒学,力辟佛、道,主张从“本”上否定佛教,“然则礼义者,胜佛之本也”(《文集·本论中》),“本”就是指儒家的仁义学说,即批判佛教而宣扬儒家人伦礼义。王回认为“古之言天下达道五者,各以其义行而人伦立,其义废则人伦亡”(《宋元学案·庐陵学案》)。刘敞认为“愚智非善恶也,虽有下愚之人,不害于为善,善者亲亲尊尊而已矣”(《公是先生弟子仁》)。在研究《易传》中,欧阳修否认《易传》为孔子所作的传统看法,在《易或问》等书中,他阐发了反谶纬的观点。他为北宋时期的新儒学运动推波助澜,为理学的产生鸣锣开道。他曾得到韩愈遗稿。喜好古文,任知贡举后,曾排抑险怪奇涩的“太学体”,改变一代文风。该派皆重朴实文风,为北宋古文运动的展开起了作用。 ☚ 高平学派 涑水学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