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圆明园护军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圆明园护军营清代禁卫军之一。雍正二年(1724年)定,圆明园专设八旗护军守卫,又设内务府三旗护军营(或称色衣营),合称“圆明园八旗内务府三旗护军营”(简称“圆明园护军营”)。皇帝驻园来往,自城至园沿途,派本园护军保卫。圆明园护军营的组成,由京城护军营抽调,或由养育兵及散散内选补。圆明园八旗护军营为五千七百人,内务府三旗护军营为三百人。各营设营总一人统领。 圆明园护军营 圆明园护军营清代禁军名。掌圆明园护卫。《清史稿·职官志四》: “雍正二年 (公元1724年)设圆明园护军营,置8旗营总8人,副护军参领16人,署副参领32人,护军校80人。” ☚ 元代急递铺兵制 圆明园八旗内务府三旗护军营 ☛ 圆明园护军营清代禁卫军之一。负责皇帝驻园来往及守卫圆明园的一支6000多人的护军守卫。 圆明园护军营清代御苑禁卫军之一。分为八旗、包衣两营,皆设于雍正二年(1724),统隶于总管圆明园八旗事务大臣。❶八旗护军营,选派京城八旗官兵驻戍,初设为护军3000,以园为营。乾隆十二年(1747),增益京城八旗护军800,此后略加增裁。以守卫环园诸门、汛(设堆拨以守巡者:圆明园72,长春园20,绮春园15,熙春园4,清漪园5)共为124处。皇帝驻园,出入以警跸。设营总8人,正副护军参领各8人,委署护军参领32人,正副护军校各128人,以掌治营务。 圆明园护军营清代守卫圆明园的军队。其全称为圆明园八旗内务府三旗护军营,由圆明园八旗护军营和圆明园内务府三旗护军营(又称包衣营)组成。八旗护军营的兵额为五千七百余人,内务府三旗护军营为三百余人。掌守卫圆明园并保卫皇帝自城至园沿途的安全。圆明园护军营设掌印总统大臣一人,总统大臣若干人;所属八旗营有营总八人,护军参领八人,副护军参领十六人,署护军参领三十二人,护军校、副护军校各一百二十八人,(以上为八旗共设人数,各旗额数相同),另有笔帖式三十二人,随本营总办理文移事务。包衣营设营总一人,三旗共设护军参领、副护军参领、署护军参领各三人,护军校九人,副军校三人。(以上为三旗共设人数,每旗额数相同)。另有笔帖式四人,随本营营总办理文移事务。圆明园护军营的章奏、文移事务由八旗营与包衣营派官办理,计有总管、参领各二人,护军校四人,笔帖式八人。总管以下诸员,其衔称之前均冠有“协理事务”四字。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议准,圆明园护军营附设官学四所,教习六人。其中镶黄、正黄、正白、镶白四旗共主一官学,设教习二人;正红、镶红二旗共立一官学,设教习一人;正蓝、镶蓝二旗共立一官学,设教习二人;包衣三旗共立一官学,设教习一人。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令圆明园护军营官学肄业子弟,专习法书,并规定教习由翻译生员选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