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国际金融市场证券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国际金融市场证券化

国际金融市场证券化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借贷资金流动从银行贷款转向各种可买卖的债务工具,或者说,相当大的一部分银行(团)迅速地被各种证券所取代。这些证券包括固定利率的普通债券、浮动利率债券、以证券形式出现而可在市场上随时转让的存款单等。国际金融市场证券化是目前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个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 平息风潮的对策   国际金融市场证券化的内涵和特征 ☛
国际金融市场证券化

国际金融市场证券化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资金需求者倾向于通过发行各种债务性证券,包括固定利率的普通债券、浮动利率债券、商业票据、存款证、股票等,直接向公众筹集资金,而越来越少地通过银行来取得资金的趋势,称国际金融市场证券化。
国际金融市场证券化的主要原因是:
❶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经济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新兴工业的崛起,增加了对长期资金的需求,并需要在多国的基础上获得金融的支持,这就要求债券市场在国际范围内成为投资和需求间的有效中介。
❷1982年左右爆发的国际性的债务危机,使人们认识到,银团贷款有债权难以转让的缺点。一旦债务人出现债务偿还困难,债主一般也要受累。同债务人展开续债谈判,旷日持久,而且希望渺茫。若用购买债券的形式发放贷款,一旦偿债出现问题,或因债主需要,债券可随时出让,对债主来说,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❸若干西方国家的金融市场改革助长了证券化的发展。美国政府在1984年7月宣布,取消对外国人征收的证券利息预扣税,联邦德国和法国政府随之效法。 日本连续几次采取开放金融市场措施,包括准许外国人在日本发行债券和发行欧洲日元债券,拓宽了拥有雄厚资金的日本储蓄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联邦德国政府也放宽了对西德马克债券的管制,准许外国人发行以西德马克命值的国际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以及零息债券等。法国政府在1985年初特意重开了欧洲债券市场。
❹近年来,由于西方工业国家经济低速增长,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大,手续繁杂,人工成本增加,使得以大公司、大企业乃至政府为主要债务人的债券业务显得较为有利可图。同时,大公司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形式,可以绕过银行,直接在市场上筹款,省却了向银行支付交易费用。
❺随着各国金融管制的放松,证券市场日趋活跃,融资技术更加完善,融资方式日新月异。如零息债券、可变股债券、浮动利率债券等融资工具的发明,为市场借贷双方提供了更多的可供选择的融资方式;而掉期、期权和期货交易等技术的发展更增强了市场的深度,使其更富有弹性;一些原来不够资格在债券市场上筹措资金的机构得以利用其他机构在市场上的良好资信,间接地进入债券市场筹资,而且代价小,条件好。
❻西方股票市场的发展,使许多企业获得了发行可转换为企业股票的债券的机会,增加了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❼80年代以来,由于通货膨胀有所缓和,西方各国开始放松银根,利率有所下降,使债券投资收益和银行存款利率的差异扩大,促使投资者把资金转入债券市场。
❽70年代后期,银团贷款曾风行一时,主要原因是,石油输出国在石油涨价之后获得大量石油盈余,并将其中的大部分存入西方国家银行。西方国家银行为这些资金找出路,又将这些资金以银团贷款形式贷给发展中国家。但是,近年来,国际市场上石油供过于求,油价疲软,石油输出国收入下降,原先定下的大规模建设项目却又难以下马,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普遍由顺差转为逆差,已无力向国际金融市场提供新的资金。与此相反, 日本及西欧若干工业化国家却在对外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而控制这些盈余的,主要是大公司企业财务负责人。这些人经验丰富、技术娴熟、大都长于投资证券,于是证券投资迅速增长。在筹资者方面,原先作为银团贷款主要借款人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相继爆发了债务危机,大都暂时退出了市场,遂使银团贷款的比重急剧下降。
总之,金融技术的发展,金融市场的改革与进一步开发,以及借贷双方经济情况的变化等,均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国际金融市场证券化的过程。看来这种趋势今后还将继续发展。

☚ 武士债券   伦敦城的“大爆炸” ☛
0000121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