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报纸博物馆
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收藏最丰富的报纸的机构,坐落在德国西部边境古城亚琛市中心议政厅的附近。它的创建人奥斯卡·封·弗尔肯贝克斯青年时期常到国外旅游,被各国的报纸所吸引。他感到,最能及时纪录和反映社会发展变革的就是报纸。因此他下决心从事收藏报纸的事业。1886年,弗尔肯贝克斯首次展出他收藏的全世界43种文字出版的8万份报纸,结果使观众大开眼界而轰动亚琛城,国际报纸博物馆就此问世。1898年7月29日,报纸收藏家弗尔肯贝克斯去世后,由他生前的好友《亚琛邮报》记者史莱辛格与赫尔曼教授等人继续报纸的收藏工作。博物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惨遭破坏,有2万多份报纸被毁,其中不少是绝版的珍贵资料。到20世纪80年代,在博物馆的三个展览室里,共收藏全世界数百种文字出版的15万份报纸。其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第三展览室,因为这里的小展品有世界上最早的和最小的以及各种稀奇古怪的报纸。例如,1520年出版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1859年在美国纽约出版的世界开张最大的报纸,即长1.2米,宽0.9米的《星座》报;1829年在梵蒂冈出版的《罗马日报》仅有成人手掌那么大;而世界上最小的报纸,则是1986年在瑞士出版的《大亮报》,只有小树叶那样大小。大量的中文报纸也为博物馆增添着光彩。例如我国的《人民日报》、《工人日报》,还有中国早期出版的以及外国人在中国出版的中文报纸。如,光绪十二年十月八日(1886年)出版的《时报》;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四日(1890年)出版的《申报》,民国20年5月22日(1931年)出版的《大公报》第10000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