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费国家用于国防建设和战争的经费。包括军费、战备费、作战费。 国防费National Defence Spending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度为单位)国家通过预算形式拨给军队使用的财政费用。一般包括:(1)军事人员及文职人员的工资和津贴;(2)武器装备的采购费;(3)研究与发展费;(4)军事建筑维修费;(5)退休军人费;(6)军事援助费。但不同国家国防费的内容不尽相同。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把准军事部队和原子能、空间有关军事活动的费用包括在国防费中,美国则不包括这两项。前苏联过去所公布的国防费也与西方国防费的定义不同,有些内容如民防、空间和原子能、军事研究及军事援助等均不包括在内。国防费是国防经济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军队生存的基础和国家安全的保障。一个国家国防费的多少取决于该国的具体情况,美国和原苏联一直是战后两个军费大国,约占世界总额的2/3。国防费是国家财政支出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多寡将对国民经济产生直接影响,和平时期过多的国防费对国家建设不利。 国防费 国防费guofangfeidefense expenditure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用于国防建设的经费。是一种非生产性的消费资金,是国家分配社会产品形成的特定部分。是国家财政预算支出的一个项目,由国家财政逐年拨付。亦称“防务费”。其中,用于军队建设和作战的称为军费。 随着古代兵制由公民兵发展到雇佣常备兵,国家就要负担其装备、给养和军饷等维持费用;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物质资料相对丰富,社会就有了供国防所需的剩余产品,由此,便产生了国防费。在冷兵器时代,国防费开支规模取决于国家赋税收入,国防费主要用于武器装备、给养、运输、防御工程及善后费用。火器时代,国防费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国防费规模迅速增长,武器装备开支增加较快,战争善后费用开支膨胀,国防费管理体制更加集中。 国防费按使用时限分为年度费用、近期费用和长期费用。按使用范围有广义国防费与狭义国防费之分。狭义国防费与军费同义;广义国防费也可称为国防经费,包括国家预算分配给军事部门使用的资金总额和一些其他要素(诸如武警、民兵、非军事系统的国防项目)的建设费用。多数国家的国防费由人员生活费、物资(含装备)购置费、装备与设施维修费、公务事业费、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费、国防工程建设费、后备力量建设费和其他经费构成。有的国家还包括军事援助费、军事赔偿费以及外军驻扎费用。国防费一般来源于国家财政,主要是中央财政,其实质是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国民收入。国防财政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通过预算、拨款、核算和决算等手段,在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内合理地分配和使用国防费。国防费对于增强国防实力和提高军队现代化水平起着财力保障作用,是进行战争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是夺取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在特定的环境下,加大国防开支,可以促进国防建设的优先发展,并以此带动某些工业部门的发展。但国防开支过度,就必然相应减少国家经济、文化、教育等其他方面建设的财力,从而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一个国家国防费规模受多种因素制约,主要有: ❶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推行扩张性政策的国家,国防费数额较高;有些国家为保持国防政策的独立性或维护其“海外利益”,长期保持着较大规模的国防费。多数发展中国家为防御外来侵略与颠覆,维护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也保持一定规模的国防费。各个历史时期的国际环境和形势不同,国家在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战略目标、策略也就会随之改变,国防任务也就各异,对国防费的需求也就不同; ❷国民收入和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国防费来源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渠道是国家财政,国防费规模受国民收入总量及其分配结构和国家财政状况的制约。国民收入水平高、数额大,对国防开支的承受能力就大; ❸国防任务和国防建设规模。这是确定国防费规模最直接的因素之一。此外,价格水平也是影响国防费规模的因素。 国防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内外政策,具有敏感性较强的特点。为了发挥国防费的整体效益,许多国家普遍重视改革传统的国防费分配程序,强调对国防费加强自上而下的宏观控制和横向协调,并通过定量分析权衡每项国防投资的效费比。在确定和调整国防费分配结构时,将尽可能降低人事费用的比重,逐步增加对科学研究、技术装备和教育训练的投资比重。 ☚ 国防开支 国防费模型 ☛ 0000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