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国民党统治区的教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国民党统治区的教育

国民党统治区的教育guomindang tongzhiqu de jiaoju

从1927年到1949年,国民党反动政府在其统治区内实行所谓“三民主义”的教育方针,对广大人民和青少年儿童实行法西斯的“党化教育”。1929年国民党“三大”通过的《教育方针及其实施原则案》指出,“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就是“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而实际上的教育宗旨则是贯彻蒋介石的“以党治国”、“以党义治国”、“以本党的三民主义来治中国”的反动治国主张,将国民党一党的反动思想强加在广大人民头上,通过向学生灌输“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法西斯思想,箝制学生的思想,使学生成为恪守所谓“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镇压人民的党徒和工具。在学制方面,国民党政府基本上沿用了1922年的“六三三制”,只是1928年5月大学院在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会议上,曾对学制略作修改,以后又有几次局部变动。其中较大的变动是1932年12月废除了综合中学制度,先后公布了《师范学校法》、《职业学校法》、《中学法》,决定将这三类学校分别设立,教育部也据此颁布了《中学规程》、《师范学校规程》和《职业学校规程》。1929年、1936年和1937年,国民党政府曾屡次提出实行国民义务教育,并制定扫盲计划,但始终未能实行。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教育遭受了重大损失,仅1937—1938年一年间,小学就损失12.9万多所,教职员减少25.7万多人,学生减少648万多人;中等学校损失9所,学生受到战争影响的达50%,财产损失在6 556万元以上;大学被炸坏的达91所,其中的25所不得不暂时停顿,教职工减少了3 227人,学生减少了10 734人,财产损失达3 360万元。在教育管理方面,国民党政府极力向学生灌输封建的和法西斯的反动腐朽思想,把蒋介石提出的“礼义廉耻”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校训,要求学生“信仰并服从领袖”,“时时刻刻心领袖心,行领袖行”。对学生实行训育制度,设训育主任、训育员和党义科教员,以“考查学生所阅刊物及友类平时之言论行为,以便侦悉其对本党之态度及其生活与思想”,对学生实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另外,国民党政府还通过军训来对学生实行法西斯的军事管理,通过在各级各类学校建立“中央俱乐部”(CC)、“蓝衣社”、“三民主义青年团”等反动组织监视和迫害进步师生。值得一提的是,从20年代末到30年代,一些资产阶级教育家在国民党统治区进行过乡村教育实验,并形成了乡村教育运动。较有影响的实验有:以黄炎培为首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在镇江、上海等地兴办的农村改进实验区,陶行知在南京晓庄创办的乡村师范和在上海、宝山之间创办的山海工学团,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和菏泽两县兴办的乡村建设实验区,晏阳初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在河北定县兴办的实验区。

☚ “五四”时期的新教育思潮   革命根据地的教育 ☛
0000508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4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