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杜马见[杜马]。
国家杜马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дума1905—1907年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沙皇政府设立的代议机关。因全俄十月罢工,沙皇被迫在其颁布的1905年10月17日宣言中同意设立。主要从事立法工作。由各等级居民组成选民团选举代表组成,但实际上沙皇政府推行反民主的选举法,保证了地主和资产阶级的代表在杜马中占多数。1906年颁布的根本法中,沙皇极力限制国家杜马的立法权,取消了其在有关国家重大事务方面的讨论和决策权,并使国务会议获得同国家杜马同等的立法权。从1906年至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沙皇政府先后成立了四届国家杜马,十月革命后国家杜马被取消。 国家杜马1905—1907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沙皇俄国政府设立的代议机关。1905年全俄十月罢工,迫使沙皇尼古拉二世 (1894—1917)颁布“10月17日宣言”,允许各阶层居民参加国家杜马选举,并承认国家杜马为立法机关,但对选举资格和立法权作了种种限制。妇女和大部分工人、贫农、游牧民、服军役者及25岁以下的青年均无选举权,并且选举是不平等的,地主的1票等于城市资产阶级的3票、农民的15票和工人的45票。先后共召开4届: 1906年、1907年、1907—1912年、1912—1917年。它是沙皇政府主要统治机构之一。1917年10月6日,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压力下,临时政府颁布了关于解散国家杜马的命令,但直至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才被彻底解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