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国会非常会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国会非常会议又称“非常国会”。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响应孙中山护法号召在不足法定人数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1917年6月12日国会被黎元洪解散后,议员纷赴上海,设立通信处,通电声明总统黎元洪受暴力胁迫,发布解散国会之令应归无效,国会应自行召集会议。7月19日,孙中山电请议员择地开会。8月25日在广州开会,29日议决国会非常会议组织大纲;30日议决军政府组织大纲;9月1日选举孙中山为军政府大元帅。1918年初,西南军阀、政客排挤孙中山,组成“西南自主各省护法联合会”。5月18日,公布修正军政府组织大纲,改大元帅制为总裁合议制。选举孙中山、唐绍仪、唐继尧、伍廷芳、岑春煊、陆荣廷、林保烽7人为总裁,组成政务会议,以岑春煊为主席总裁。9月召开正式会议,选举林森、王正廷为参议院正副议长,吴景濂、褚辅成为众议院正副议长。10月,宣告北京召集的新国会及其选举的总统为非法,议决广州军政府代行国务院职权,摄行大总统职权。1919年,岑春煊、陆荣廷等同北方军阀谋和,破坏国会,议员纷纷离粤。1920年,国会在云南昆明开成立大会,后又转赴重庆。11月,孙中山回广州重组政府,1921年1月12日,在广州重开两院会议。4月7日议决中华民国政府组织大纲,选举孙中山为大总统。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国会停止活动。 国会非常会议1917年护法运动中孙中山在广州召开的非常国会。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后,皖系军阀段祺瑞重掌政权,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以利于其专制独裁的统治,引起南方各省及部分旧国会议员的反对。是年7月,孙中山南下广州,举起“护法”旗帜,指斥段祺瑞“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主张在广州召集国会,邀请国会议员南下。21日,海军总长程璧光率海军赴粤,并发表护法宣言。议员一百五十人南下响应,拟在广州召开国会,讨论护法问题。因不足法定人数,根据孙中山的提议,于8月25日召开非常会议,故称“国会非常会议”(或简称“非常国会”)。大会决定成立护法军政府,通过《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军政府设大元帅一人、元帅二人,以及政府组织规则。9月1日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唐继尧、陆荣廷为元帅。 国会非常会议 国会非常会议亦称“非常国会”。1917年6月国会第二次解散后,议员150余人南下护法。8月25日,议员在广州召开会议。因不足法定出席人数,故称“国会非常会议”。8月31日,非常国会通过“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又选举孙中山为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行使中华民国行政权。但由于西南军阀、反动政客暗中和北方的军阀势力相互勾结,排挤孙中山。5月20日,国会非常会议决议改组军政府,废除大元帅独任制,改为总裁合议制,并选举唐绍仪等七人为政务总裁。孙中山愤而辞职。7月,桂系陆荣廷操纵非常国会,先后将缺席国会议员352人解职。9月,宣告“正式国会”成立。1920年1月,桂系军阀被驱逐出广州后,议员成立的国会仍称非常会议,并于4月选举孙中山为大总统。后由于陈炯明的叛乱,非常会议宣告结束。 ☚ “国会改革”五法 国会组织法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