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固定工制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固定工制度

由国家统包统配到全民所有制和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成为固定工的制度。固定工长期使用,一般不予辞退。以固定工为主的用工制度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适应劳动力高度集中管理的计划管理体制而形成的,对于稳定新生政权,恢复国民经济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企业多余人员流动不出去,缺少的人员也吸收不进来,这种“铁饭碗”的用工制度与经济建设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显露出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行了劳动制度改革,逐步实行劳动合同制,并搞活原固定工制度,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

固定工制度

固定工制度

我国长期形成的主要用工制度之一。这种用工制度在解放初对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这种用工制度日益暴露出不利于劳动力合理流动和建立区域性劳动力市场的弊端, 甘肃省曾在1958年和1969年先后两次试行临时工、合同工、亦工亦农轮换工制度。从1981年开始又试行劳动合同制, 对固定工制度进行改革。1995年全省开始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随着劳动合同制度的全面推行, 固定工制度逐步消失。

☚ 用工制度   工时制度指厂矿等企事业单位职工工作 ☛
固定工制度

固定工制度Fired-Wage System

长期固定在一个单位从事生产劳动的职工,经劳动人事部门正式分配、招收、录用,不规定期限的长期固定任用制度。新中国建国以来,国务院和劳动人事部门为此发布一系列法规和规章,确定了一整套对固定工的招收、调动及基本职责和劳动纪律、工资待遇、保险福利等统一的、比较完整的管理制度。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变固定工制度不能根据生产、工作需要灵活调节,不利于经济合理使用劳动力等弊端,国家积极推广了全员劳动合同制,以达到市场调节的目的。

☚ 用工制度   合同工制度 ☛
固定工制度

固定工制度

目前我国用工制度的主要形式之一。特点是: 不规定职工的工作期限,公民一旦经劳动部门安排就业,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辞退,职工本人一般也不得随意调换工作单位,一直工作到退休为止。这种制度在保障职工生活,安定职工思想情绪,保持职工队伍稳定性等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弊端有: 劳动者难以重新选择职业和工作单位,用人单位也较难根据具体工作情况合理调整劳动力,造成劳动力使用上的极大浪费; 部分职工一旦成为固定工,就产生“铁饭碗”思想,有碍其积极性的发挥; 一些劳动强度较大的工种,劳动力不能及时更新、补充,影响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 两种劳动制度   计划外用工 ☛
0000103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