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固原方言辞典︱序一 序一 方言被称作历史的活化石。汉语方言是汉语的地方变体,各地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因各自的特点而形成方言间的差异。固原方言,古老而深邃,含蓄而幽默。从语言形态学分类角度看,属于词根语; 从语言的发生角度看,属汉藏语系北方方言西北支方言中原官语,原汁原味地保留着陕、甘、宁、晋,乃至整个西北方言的特色,那些土得掉渣儿的方言读音和词义,正是标准的中原官话。 《固原方言辞典》 收集的方言词汇生动、质朴,具有历史韵味和富有怀古情趣。一个普通词语 “胡基”,就可以把我们带入到 “塞向墐户” 的《诗经》 时代; 被后人用作反语,表示程度过甚的“不亦乐乎”,使我们想到孔子的三十六弟子七十二贤人; 一句“陇干城是韩琦元帅建的营盘”,使我们从营盘想到《牡丹亭》 的曲词: “那古里谁家,跑翻了拽喇; 怎生呵,大营盘里没个人儿答煞?” 而能被妇孺皆唱的 “人人都想把官做,谁是拉马拽镫的人” 戏文中“拉马拽镫”,使人想到清朝的主子和奴才,民国的官宦和仆人。这么几个词语,使我们穿越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长河,尽情品味历史的厚重,翰墨的馨香,社会的发展,语言的变化,生活的情趣。 《固原方言辞典》 收集的方言词源远流长,可以从东汉末年许慎的《说文解字》、魏晋南北朝时期顾野王的《玉篇》、西汉时期的《尔雅》 和《方言》 中找到。我们从训诂的角度从音、形、义多方面进行了诠释,并从典籍中找出某些佐证。方言中近代汉语的词汇有许多源于我国元代杂剧和明清小说,一一摘出例证。目前我国研究汉语的学者所使用的语言材料,多取之于秦及两汉文学、唐代变文、宋代平话、元代杂剧、明清小说。固原方言是活着的汉语,她是研究汉语发展变化的活化石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料宝库。 《固原方言辞典》试图运用现代语音学的理论,对方言进行读音辨析,从古音的变化说明方言字今读的缘由。“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改,音有转移。故以今之音读古之作,不免乖刺而不合”。这种辨析,对我们研究历史,学习古文,尤其对研究音韵的发展变化有一定的帮助。 汉语虽然没有用丰富的形态来表示语法意义,但可以用丰富的虚词和语意的变化来表示这些意义,如儿化,重音,升降调等,都有区别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作用。《固原方言辞典》对此类词汇有所收集,如被动词不用 “被” 而用 “遭”; 对比词不用 “比” 而用 “赶”; 泾源话中人称代词用声调表示单复数,这些都是很典型的例子。 《固原方言辞典》 的出版,我相信她对我们学习和研究古代诗文,对整理古籍,对研究汉语声韵,对普通话的推广,对加深人们之间的交流,对地方戏剧和文学的编写都会起一定的作用。 本书主要撰稿人张家铎先生原为隆德县方志办公室主任,主编过隆德县两部县志,总纂过彭阳县、西吉县续志,是市、区、全国修志先进个人。退休后积极参与县、市修志工作和文化活动。为人谦虚,不讲条件,勤奋不辍,是《固原市志》 《固原非公有制经济志》 《固原史话》 《固原百科全书》 《固原辞典》的主要撰稿人。我提出编一部固原方言辞典,他欣然同意。 一个人想要做件好事,总会得到所有好心人的帮助。一些人听说我们编方言辞典,表示敬佩,寄来词条; 一些人打电话来告诉我们,他所知道的方言词汇;一些人还发来方言词短信。我将此进行整理,连同我收集的泾源“土话”、固原俗语一并交给老张,不到一年时间便已成书。宁夏文史研究馆员佘贵孝先生进行了修改和勘误。我忝为策划和部分词汇撰稿者,在此唠叨,也算作序言吧。马平恩 2014年7月 |
☚ 固原方言辞典︱后记 固原方言辞典︱序二 ☛ 00011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