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固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固体ɡùtǐ有一定体积和形状的物体,如石头、木头、冰块等。 固体gùtǐ〈名〉有一定的体积、形状,质地比较坚硬的物体:固体酱油│变成固体。 固体(反)液体 固体gù tǐ有一定体积和一定形状,质地比较硬的物体。◇凝体、凝质、定质、实质、坚质、固定体。“固体”是个来自日语的词,大约在20世纪初已见于汉语文献,如1903年汪荣宝等《新尔雅·释化》:“加热于固体,热散其挥发分者,谓之干馏。”1907年孙佐译述《生理卫生新教科书》第七篇:“壮者之皮肤,其面积以平均计算,约为一·五平米(平米为平方迈当),常排泄固体、液体及气体等物。” 固体;流体○固体gù tǐ(名)〈物〉有一定体积和一定形状,质地比较坚硬的物体:~燃料|冰是~形态的水。 ●流体liú tǐ(名)〈物〉液体和气体都没有一定的形状,容易流动,统称为流体:~力学。 液体←→固体yè tǐ ← → gù tǐ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可以流动的物质。 固体 固体guti以固态形式存在的物质的总称,是物质的一种凝聚态。其特点是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在外力作用下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刚性。固体没有流动性(粘度系数大于1014帕·秒),压缩性也很小,在外力作用下,固体的体积和形状只会发生很小的变化。当外力撤去后能完全恢复原状的称为弹性体,不能恢复原状的称为塑性体。它们的界限不是绝对的,同一材料在小外力作用下是弹性体,在大外力作用下也会变成塑性体。组成固体的粒子可以是分子、原子或离子,这些粒子都有固定的平衡位置。相邻粒子间的距离一般都比气体或液体中的距离小,只有10-10米的几倍,粒子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力,使得粒子的运动不如在液体或气体中自由,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作无规则的振动,因此固体才保持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例如固态铜的原子之间的自由空间约占总体积的26%,熔成液态后,体积增大3%,说明液态原子间的距离增大了。根据组成固体的粒子排列方式的不同可将固体分成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组成晶体的粒子在空间有规则地周期性地排列着,即在一定方向的直线上,粒子有规则地重复千百万次,具有远程有序性。例如石英晶体中,氧原子在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上,硅原子在四面体的中心,这样的四面体有规则地堆积起来,形成具有远程有序的晶体。这种内部结构使得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宏观的物性一般呈现各向异性。岩盐、冰洲石、明矾、水晶、云母、冰、金属等都是晶体。非晶体也称无定形固体,组成它的粒子在空间的分布是混乱的,在长距离上不再有规则性,只具有近程有序性,即只有近邻的一些粒子形成有规则的结构。非晶体的宏观特性是各向同性的,它是一种亚稳相,没有确定的熔点,温度升高,逐渐软化,流动性随之增加。因此,有时把非晶体看成是过冷液体,即流动性很小(或说粘性很大)的液体,而固体则专指晶体。玻璃、塑料、橡胶、沥青、人造丝等都是人们生活中常遇到的非晶体。液晶是某些有机物质的中间状态,温度高于某个上限,它变成液体,低于某个下限,它变成晶体。它兼有液体和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例如既有流动性和表面张力,又有各向异性的物理性质。 ☚ 液体 晶体 ☛ 固体具有确定体积和形状,并对改变其体积和形状有阻力的物质。当外力撤去后能恢复至原状的称弹性体,不能完全恢复的称塑性体。固体中的原子或分子在空间占有确定的位置。在大多数情况下原子作有规则排列,这种固体称晶体。 固体solid body;solid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