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回疆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回疆志边疆地理著作。清苏尔德撰。四卷。尔德字韬园,满洲人。官喀什噶尔大臣。乾隆二十四年(1859)回疆初平,吏部尚书永贵坐事谪守回疆, 就耳目所及,询访所得,草创志书一编,适蒙内召,未及付梓。三十四年苏尔德奉命驻护喀什噶尔,承永贵志原本详加考核,删其冗赘,复广搜访,增其简略,于三十七年(1772)成书。约二万七千字。首御制碑文,回疆舆图、天时、地理、山河、城池,次回疆宗教、风俗、物产、杂记,次官制、户口,最后为赋役、钱法、刑法、隘卡、邮驿、外夷。其内容专述回疆(天山南麓)当时情况,于建置、地理沿革皆略而不记,为新疆南部最早专志,可与《新疆图志》互相参证。有台北《中国边疆丛书》本,1983年民族文化宫复印本。另有旧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 回疆志方志。又名《新疆回部志》。清永贵、固世衡、苏尔德先后编纂。乾隆三十七年(1772)成书。凡4卷。约40千字。卷首有乾隆御题碑文。全书载南疆地理、山川、城池、宗教、习俗、物产、官制、户口、赋役、钱法、邮驿等。后又增入《异域传闻》等内容。 回疆志中国西北地方志。清苏尔德纂。四卷。乾隆三十七年(1772)刊行。卷一记述天时、地理、山川、城池;卷二、卷三主要记述宗教、风俗、农耕、物产等;卷四记述官制和各城户口地亩。书前载有御制平定回部勒铭叶尔奇木之碑、御制平定回部勒铭伊西洱库尔淖儿之碑和新疆地理图说。对研究新疆史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回疆志 回疆志书名。4卷,卷首1卷。初由永贵、固世衡编辑,后经苏尔德核实增删,分门别类,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成书。为新疆南部各地之通志。记述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经过及南疆各地天时地理、山川城池、官制俸禄、户口赋役、物产贸易及钱法、邮驿等。反映了清朝统治新疆初期的政治、军事、财政状况,对维吾尔族的宗教、文化、习俗、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亦备述之。卷4所述“外夷”和所附《异域传闻录》中对中亚各国也有简要叙述。本书在新疆方志中成书较早,是研究乾隆中期新疆民族历史的重要志书。长期以来仅有抄本传世,晚近始由吴丰培辑入《边疆丛书续编》,油印刊行。 ☚ 西域图志 回疆通志 ☛ 回疆志 回疆志书名。4卷,卷首1卷。初由永贵、固世衡编辑,后经苏尔德核实增删,分门别类,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成书。为新疆南部各地之通志。记述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经过及南疆各地天时地理、山川城池、官制俸禄、户口赋役、物产贸易及钱法、邮驿等。反映了清朝统治新疆初期的政治、军事、财政状况,对维吾尔族的宗教、文化、习俗、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亦备述之。卷4所述“外夷”和所附《异域传闻录》中对中亚各国也有简要叙述。本书在新疆方志中成书较早,是研究乾隆中期新疆民族历史的重要志书。长期以来仅有抄本传世,晚近始由吴丰培辑入《边疆丛书续编》,油印刊行。 ☚ 西域图志 回疆通志 ☛ 回疆志又名《新疆回部志》。四卷,首一卷。清苏尔德纂修。苏尔德字韬园,长白人,乾降三十四年(1769)奉命驻护喀什噶尔,为回疆极边之地。按回疆,即新疆,古为雍州外地,汉武帝时始通道,号西域。以天山以南为城郭,三十六国,设都护府统辖之。天山以北为匈奴右部地,西为乌孙国地,后仍旧。三国迄隋,山南为于阗、鄯善、龟兹等国,山北初为鲜卑、乌孙,后为蠕蠕、高车,再后为突厥、铁勒地。唐时山北为突厥、沙陀、回鹘、西突厥诸部,置北庭大都护府统之。山南为于阗、疏勒、碎叶、焉耆四镇,置安西大都护府统之。中叶以后入吐蕃。宋时为乌孙、于阗、回鹘、龟兹诸国,入于辽。元时山北为阿力、麻里及回鹘、五城池,山南为别失、八里诸国地,置阿力麻里、别失八里二行尚书省统之。明时山北为卫拉特地,山南为回部地。清初山北为卫拉特之准噶尔部所据,山南为回部。乾隆年间次第平定,设伊犁将军,及副都统领队大臣等官,即留西征军以为驻防,号新疆。《回疆志》乾隆三十七年(1772)纂,抄本。全书四卷首一卷,卷首有乾隆平定回部叶尔羌和伊西洱库尔淖儿纪功碑,目次为:天时地理、山河城池、回教风俗、耕织贸易、草木禽兽、官制俸禄、户口赋役及钱法、邮驿、隘卡、外夷等,卷末附有王敬止撰《异域传闻录》。此志为研究乾隆中期新疆民族史重要史料之一。有1950吴丰培校订油印《边疆丛书续编》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