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回春之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回春之曲 回春之曲三幕话剧。田汉编剧。上海普通书店1935年5月出版。在南洋教书的爱国青年高维汉,“九一八”事变后毅然舍弃他心爱的梅娘回国参加义勇军。在“一·二八”淞沪战争中,高维汉受伤。三年后,梅娘离家回到祖国,忠诚地守护着残疾人高维汉。作品通过高维汉与梅娘的爱情故事,热烈歌颂了中国人民投身抗日救国事业的崇高献身精神和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有力地鞭挞了投降的卖国行径。抗日救国的主题和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自然糅合在一起,使剧情富有浪漫主义的情调和艺术感染力。缺点是人物性格尚欠丰满,有概念化的倾向。 ☚ 扬子江的暴风雨 赛金花 ☛ 回春之曲 回春之曲戏剧集。田汉著。1935年5月上海普通书店初版。内收三幕话剧《回春之曲》(1935年作)、独幕话剧《水银灯下》(1934年作)、《旱灾》(写于1934年夏)、《洪水》(1931年作)等话剧6篇。 ☚ 史剧选 政大爷 ☛ 回春之曲 回春之曲三幕话剧。田汉著。1935年1月30日上海舞台协会在上海首演。初收1935年5月上海普通书店版《回春之曲》。剧本写九一八事变后,侨居南洋的青年高维汉抱着满腔热情回国参加抗日斗争。在一二八战争中受重伤失去记忆,终日高呼“前进,杀敌”的口号。三年后,神志逐渐恢复正常。看到国难日趋严重,又燃起炽热的抗战要求,高喊“不能让‘一二八’的血白流了,……杀啊,前进!”剧本还写了高维汉同梅娘的忠贞不渝的爱情。梅娘毅然违背爷娘的意志,离开南洋回国,细心护理完全失去记忆的病人,拒绝坏人的挑唆和诱惑,终于使高维汉恢复了健康。剧本成功地塑造了这一对热爱祖国的青年形象,性格鲜明,语言简练。全剧充满了作者敏锐的时代感觉和浪漫主义的诗的意境。梅娘火一般的钟情,情致深厚,加强了戏剧的感染力,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为民族存亡坚决要求抗战的决心,以及愿意血洒疆场的伟大民族气概。剧本上演后,激起观众强烈的共鸣,在当时产生过较大的影响。是田汉早期创作中优秀的作品之一。 ☚ 雷雨 赛金花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