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回回司天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回回司天监 元朝官署名。世祖在潜邸时,有旨征回回为星学者,札马剌丁以其艺进,未有官署。至元八年(1265),始置司天台,秩从五品。十七年置行监。皇庆元年(1312),改为监。延祐元年(1314)置司天监。掌观象天历。设提点、司天监、少监、监丞、知事、令史、通事兼知印、奏差等官。属吏有教授、天文科管勾、算历科管勾、三式科管勾、测验科管勾、漏刻科管勾、阴阳人等。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下) > 諸教部 > 伊斯蘭教 > 回回司天監 回回司天監 huíhuísītiānjiān 元明兩代官署名。掌領回回人觀測天象、編製回回曆。始置於皇慶元年(公元1312年)。秩正四品,設提點、監、少監、監丞等官,屬員有教授及天文、算曆、三式、測驗、漏刻等科管勾,額設陰陽人十八名。明時無大變化。《元史·百官六》:“回回司天監,秩正四品。”《皇明世法録》卷八十一:“洪武元年,改太史院爲司天監,又置回回司天監。” 回回司天监元朝官署名。掌管回回天文及历法,由信仰伊斯兰教的大食、波斯等国天文历算师主持。 回回司天监元代所设掌管回 回 天文、历法的机构。多由回回学者主持。至元八年(1271)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承应阙始设“回回司天台”,由*扎马鲁丁任“提点”(台长)。时在大都(今北京)又有金朝遗留的司天台一座,故有南北司天台之称。十六年将两台合并置行监,皇庆元年(1312)改称“回回司天监”,秩正四品。设天文、算历、三式、测验和漏刻等五科,由“提点”、“司天监”、“少监”和“监丞”等吏执掌。 回回司天监 回回司天监元官署名。掌领回徊人观测天象、编制回回历。皇庆元年(1312 ),改回回司天台为回回司天监,秩正四品,仍以回回星历学者札马鲁丁任提点。 ☚ 格列高利历 筹算 ☛ 回回司天监 回回司天监官署名。元、明两代均置。掌观测天象,编定日历等事。《元史·百官志》: “回回司天监,秩正四品。掌观象衍历。提点1员,司天监3员,少监2员,监丞2员,品秩同上; 知事1员,令史2员,通事兼知印1人,奏差1人。属官: 教授1员,天文科管勾1员,算历科管勾1员,三式科管勾1员,测验科管勾1员,漏刻科管勾1员,阴阳人18人。世祖在潛邸时,有旨征回回为星学者,札马刺丁等以其艺进,未有官署。至元八年 (公元1271年) 始置司天台,秩从五品。十七年,置行监。皇庆元年 (公元1312年) 改为监,秩正四品。元祐元年 (公元1314年) 升正三品,置司天监二年,命秘书卿提调监事。四年,复正四品。” 《明史·职官志》: “又置回回司天监,设监令1人,(正四品); 少监2人,(正五品); 监丞2人,(正六品)。征元回回司天监郑阿里等议历。三年改司天监为钦天监。” ☚ 徽政院 回回钦天监 ☛ 回回司天监元明两朝掌管回回天文历法的机构。又称“回回司天台”。多由回回学者主事。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始设回回司天台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以札马鲁丁为提点。十七年(1280),置行监。皇庆元年(1312),改回回司天台为司天监,秩正四品。延祐元年(1314)改正三品。二年,命秘书卿提调监事,下设天文、算历、三式、测验和刻漏等五科,由提点、司天监、少监、监丞等吏执掌。明洪武元年(1368),复置回回司天监。三年(1370),改为钦天监,下设天文、漏刻、大统历、回回历四科。 回回司天监官署名。元置,掌观察天象,编制回回历。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建回回司天台,置官属,以回回星历学者扎马鲁丁任提点。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改为回回司天监,秩正四品。设提点一人,司天监三人,少监、监丞各二人,知事一人,令史二人,通事兼知印一人,奏差一人;又有教授一人,天文、算历、三式、测验、漏刻各科管勾各一人,阴阳人十八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