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纪体
戏曲剧本体例的变体。明成化年间沈采著有《四节记》戏文,分春、夏、秋、冬记四名公故事。春为杜子美游曲江,夏为谢安石闻破苻坚喜折屐齿,秋为苏子瞻游赤壁,冬为陶秀实宿邮亭雪水煎茶。明祁彪佳《曲品》“雅品残稿”曰:“一纪四起是此始。以四名公配四景,沈练川作此寿镇江杨相公者。”祁彪佳著录该剧题为《四纪》,后仿之者多,遂为戏曲剧本体例的一种特殊形式,名为“四纪体”。仿之者有《四豪记》记孟尝、春申、信陵、平原四公子事;《四友记》述罗畴老、周茂叔、陶渊明、林和靖之兰、莲、菊、梅四友;又有叶宪祖《四艳记》和顾大典《风教编》等。明杂剧《太和记》,明沈德符《顾曲杂言》疑为明杨慎作,曰:“按二十四气,每季填词六折,用六古人事,每事必具始终,每人必有本末。”明吕天成《曲品》卷下著录明许潮《泰和记》曰:“每出一事,似剧体,按岁月,选佳事。”杨、许二记体例同,二记之关系存疑,然为“四纪体”的发展无疑。又有明沈璟《十孝记》记十古孝子事,其体例当亦由“四纪体”影响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