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四月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民俗以此为释迦牟尼生日,凉州有些地方有庙会、求神、还愿等活动。俗语:“过了四月八,麦子盖住黑老哇。”“羊过清明驴过夏,老牛老马的四月八。” 四月八❶贵州贵阳、龙里、惠水等地苗族的最重要节日。相传苗族祖先原住格罗格桑(今贵阳附近)。当地土壤肥沃,人们丰衣足食。为此引起附近恶霸的垂涎, 竟派兵前来抢夺。苗族首领亚努率众抵抗,因寡不敌众而牺牲,是日正是夏历四月初八。苗族被迫迁往坡坝沟。九年后,祖德龙起兵反攻,不幸战死,此日也是夏历四月初八。苗族人民为怀念故乡和英雄祖先, 每年四月初八聚集到亚努和祖德龙的埋葬处, 今贵阳喷水池附近,玩龙灯、耍狮子、吹芦笙、唱山歌等,以示纪念, 逐渐演变为当地苗族的传统节日。附近布依族人民也前往参加。解放后成为当地各族人民团结友好的盛会。 四月八 四月八时间:四月初八 ☚ 花炮节 小端午 ☛ 四月八 四月八贵阳地区苗族的传统节日,亦称“亚努节”。相传一名叫亚努的英雄,于农历四月初八在贵阳城喷水池附近抗击官军遇难,为纪念这位英雄,每年四月初八,惠水、龙里等地的苗族人民都要在此举行盛大的民族盛会。届时人们身着节日盛装,进行鼓舞、芦苼舞、荡秋千、上刀梯、接龙等活动。布依族称“四月八”为“牛王节”,在这一天让牛休耕,蒸糯米祭祖、给牛吃。 ☚ 三月街 泼水节 ☛ 四月八 四月八贵州苗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举行。贵阳、惠水、龙里等地的苗族在这天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在贵阳市中心喷水池畔,吹起芦笙、短笛、唢呐,跳起民族舞蹈,男女青年进行对歌活动,通宵达旦,沉浸在节日的欢乐里。对歌之后,有情有意者便双双对对到幽静处互相倾诉心中的爱情。苗族四月八节日的来历传说不一,含有怀念先祖,缅怀英雄的意思。此日要开始插秧,故又称开秧门。布依族传说此日为牛的生日,为牛洗浴,故又称牛王节。除庆祝节日的活动,还举行斗牛、跑马和武术比赛,以及其他一些娱乐活动。 ☚ 芦笙节 美食品 ☛ 四月八 四月八宗教习俗。农历四月八即“浴佛节”“佛诞节”,相传为释迦牟尼诞辰。天水各佛寺举行诵经法会,以各种香浸水灌洗佛像,供养各种花卉,僧尼信众云集寺院参拜,男女信徒携老扶幼,至寺庙拈香敬佛,还愿祈福。甘谷县大像山四月八庙会是天水最大的庙会之一,人数最多时可达十万多人。 ☚ 清明节 五月五 ☛ 四月八苗族节日。相传苗族先民原住格洛格桑(今贵州贵阳一带),后遭统治者攻打,首领亚努率众抵抗,因力量悬珠,不幸战死,时值农历四月初八。为凭吊亚努,世代于是日聚集其牺牲地(一说为埋葬地),今贵阳喷水池附近,举行祭典活动。活动内容有吹笛子、箫筒、跳舞、唱歌等。解放后遂成为苗族传统节日,各地苗族以及其他民族皆踊跃参加盛会,并增加吹芦笙及各种体育竞赛活动。原流行于贵阳、龙里、惠水,现已扩展到黔东南、黔西北、黔南等地。湘西苗族届日比赛唱歌、吹喇叭以角胜负,老年与小孩踏青游乐,青年男女相约幽会,近年此俗已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