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魚鼓”、“愚鼓”。打擊樂器。舊時道家唱道情所用。竹製,截竹筒三、四尺,一頭冒以猪或羊之護心薄皮。演奏時左手竪抱,右手以指敲擊筒底。常與簡子並用。元·馬致遠《岳陽樓》第三折:“將簡子,挾愚鼓,閒看中原。”《三才圖會·器用》:“魚鼓簡子,截竹爲筩,長三四尺,以皮冒其首(皮用猪膋上之最薄者),用兩指擊之。”《金瓶梅詞話》第六十四回:“於是打起漁鼓,兩個並肩朝上,高聲唱了一套。”清·王夫之《十二時歌和青原藥地大師》序:“千里唇皮,遥相喬賺,瓠道人倚愚鼓而和之。”参閱《續文獻通考·樂考·魚鼓》。參見本類“簡子”。